近年来,安徽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结合本地蔬菜种植特色,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动特色西瓜种植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近年来,五河县申集镇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大力推动艾草产业发展,让更多群众富在艾草产业链上。
东至县北山村与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总投资120万元,建设“有机废弃物纤维化+再生与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曾经的南水村由于山高路陡、耕地较少,村集体经济薄弱,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如今的南水村在金寨县烟草专卖局的持续帮扶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中国大地保险安徽分公司近期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 秸秆一揽子保险项目在蚌埠中心支公司落地,并在该领域首创保险+科技+服务的新模式。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杜楼镇业庄村“两委”紧抓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机遇,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动业庄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安徽泗县墩集镇石梁河村草莓连栋示范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村“两委”带领公益岗人员正忙着给培育在母苗盘里草莓苗进行引插育苗和对新繁育出的草莓幼苗进行管护。
当“夏”时节,在安徽合肥蜀山区小庙镇,各色水果挂满枝头,“采摘游”成了市民出游的热门选择。
6月17日,安徽六安市霍邱县新店镇大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又紧张,不时发出阵阵掌声。这是该镇正在为35周岁以下年轻村干部举办一场以“乡村振兴 青春建功”为主题的演讲大赛。
6月16日,在安徽安庆市望江县赛口镇大河村——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
近日,合肥烟草的党员志愿者走进合肥市蜀山区余老家村的桃子种植基地,阵阵桃香扑面而来,绿叶掩映间,一个个色泽红润的毛桃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田园风光。
近年来,安徽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杨集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16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近日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截至日前,安徽太湖县有茶叶生产企业31家,茶叶小作坊34家。有“天华谷尖”地理标志1个,形成了“天华谷尖”“二祖禅茶”等为代表的一批茶叶品牌,2022年度茶叶销售额近5000万元。
近年来,安徽蒙城县立仓镇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指导规范土地流转增加村民收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促进西瓜进行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特色农业种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夏”时节,安徽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大大小小的果园里有着挂满枝头的桃子压弯了桃树,果农们迎来了大丰收。
为推动供电网格服务模式从城市辐射至乡村,促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持续提升农村地区供电服务水平和居民电力获得感,近期,国网萧县供电公司大力推动“村网共建”,构建村电网格融合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电网行业优势,依托村级“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网点,进一步延伸供电服务。
今年以来,合肥庐江县精准落实好开发式产业帮扶政策,对产业达标户进行奖补,鼓励引导脱贫户发展庭院经济增收创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近日,安徽庐江台创园连河村将荒废多年的180亩池塘改造成高标准农田,交付给种田大户承包。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0.5万元。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泗县草庙镇立足当地菌菇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建设高标准草菇生产“工厂”,采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既节约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菌菇生产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显示 1304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