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蚌埠固镇县垓下遗址大面积虞美人花盛开,引得众多游人前来游玩打卡。
宿州市埇桥区通过路产融合、路旅融合、路商融合模式,有效带动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乡村电商等产业发展。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组织举办桃花节、梨花节、芍花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花卉旅游活动,为广大游客和市民精心打造一场场浪漫温馨的旅游盛宴。
从外界印象中的“不毛之地”到如今的“热门打卡地”,甘肃近年来以建设西部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打造“陇上相遇”乡村旅游品牌,以差异化乡村旅游“圈粉”了一批“城市游人”。
10月1日上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沿线的各个景区,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十一当天,景区共接待了来自合肥等地的游客1000余人。
端午节假期是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个小长假,多方数据显示,人们的旅行热情依旧保持高涨,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乡村旅游大放异彩。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谋划乡村发展新思路,“接地气”的产业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求,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四史”专题教育活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300条。
据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22日发布的消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上海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和消费的重要领域之一,年接待游客超过1461万人次。
山东泰安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作为山东省第二批美丽村居省级试点村庄,工作中把美丽村居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村居建设促产业发展的路子。
十四五期间,乡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场,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在乡村地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努力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
记者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河北省将加快建设太行山旅游产业带,实施太行山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程,重点打造10家以上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太行山旅游实现大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无需精心计划、需要时间不多、出行路途不远,容易实现的“说走就走”的“微旅游”已成为当下快节奏生活中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小镇、5A级旅游风景区的安徽肥西县三河镇的部分经营户就主动“思变”,在软硬件上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微旅游”经济。
为推进“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安徽黄山市徽州区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花海旅游,以花带农、以农促花,不断延长花海产业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3月14日上午,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举办“花开盛世 好运平铺”第七届桃花节。
3月14日,安徽省肥东县响导乡境内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在这里,“响”见桃花海,“道”听三国事,2021第四届中国·肥东桃花节正式开幕。
近年来,不少外国学者和记者走访中国各地,探寻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背后的“秘诀”。在他们看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减贫故事,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创举,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原总编辑、社长高舜礼表示,由于居民消费实力全面升级,以及中国交通、通讯等条件的改善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随着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十四五”期间乡村旅游的发展升级将成为主基调。
23日,在以“拓展乡村功能 促进文旅融合”为主题的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文旅康养赋能美丽乡村分论坛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蔡红表示,新时代乡村旅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从六个方面着力。
业内人士围绕农文旅“横向”融合、产加销“纵向”融合、新技术“渗透”融合、产园产村产城“多向”融合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
显示 80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