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信保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具融资性保函,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助力企业境外子公司在国际市场获得7.1亿元离岸人民币贷款。该笔流动资金贷款专项用于支持云南建投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境外工程承包施工及设备出口业务,是中国信保多措并举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又一体现。
随着过境免签政策延长至240小时,外国游客来中国的脚步走得更深更广了。在云南,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惊喜。
柬埔寨国家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斯纳伦说,旅游业是柬埔寨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双方在旅游合作上潜力巨大。在中国240小时免签政策和“柬中旅游年”的契机下,柬滇旅游合作将迎来新机遇。
越南人文社科大学旅游系主任、副教授范洪龙认为,这一政策为越南企业家往返中国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两国在经贸和旅游领域的双边合作与投资。
越南农业无人机飞行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梅英俊认为,免签政策给越南企业带来的利好不止于业务拓展,更为学习中国前沿技术打开方便之门。
2024年,云南边检总站累计验放免签入境外国人超686万人次,为589名享受144小时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旅客提供通关便利。
项目主要涵盖清洁能源、饮水安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医疗卫生、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科技及减贫示范、助学助教、边境友好村寨交流及青少年交流等领域,直接或间接受益人群近140万。
春节期间,河口北站跨境游的越南旅客数量持续增长,乘火车游云南成越南游客冬春旅游的“新宠”。
依托蓝莓这颗小小的浆果,云南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大潮中,与国际先发技术企业“亲密接触”,推动产业升级的跃迁。
1月15日下午,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1月17日-19日,新春文化主题活动走进了东帝汶、印度尼西亚。此次活动由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中国驻印度尼西亚登巴萨总领事馆、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支持。
1月17日,曼谷的夜幕缓缓落下,“金蛇‘乐’动共团圆——中泰友谊金色50年·蛇年新春歌会”拉开帷幕。
“一江情・一家亲”新春文化走进泰国系列活动期间,“一家亲”春节主题风物市集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剪纸、茶叶、咖啡、鲜花、扎染、银器、书法、吹糖人,还有非遗手工艺品、特色布包等30余种特色展位,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年味。
1月15日,“一家亲”春节主题风物市集在老挝万象热闹开市。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1月18日,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泰中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实现了长足发展,在这半个世纪的友好交往中,双方合作不断深化,涌现出许多新亮点。
建立辐射中心“1+5”工作框架,构建以辐射中心为引领,深化产业园区建设、大通道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口岸经济建设、边境高质量发展等5方面核心内容的辐射中心建设体系,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建设完成,到了成果井喷的阶段。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推动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协同中国计量科学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有关单位,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讲师、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中方联络人李正阳认为,云南省致力于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展望中老合作与中国—东盟合作的未来前景,云南需牢牢把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坚持经贸发展与人文交流并重,以交通、经贸、旅游、文化为复合抓手,盘活各方面优势资源,为实现中老民心相通贡献云南力量。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以来,至2024年底,昆明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6384份。
连日来,中老铁路首批保税化肥陆续从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出库,运往云南省各地农资企业进一步加工成复合肥,为2025年春耕蓄力。
显示 849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