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5丝路文旅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埃及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旅部门、媒体机构、相关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以文旅为媒,共话文明互鉴的美好未来。
9月17日,2025“一带一路”区域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会场座无虚席。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化面临碎片化”的时代考题不断被叩问,海内外嘉宾屏息静听,对当下区域合作的困境与出路积极建言献策。
日前,马印航空正式开通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至马来西亚梳邦国际机场的直飞航线。该航线是目前国内唯一运营的昆明—梳邦直飞航线,为往返中国与马来西亚的旅客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直航选择。
9月17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话会在昆明举行。对话会以“互联互鉴 创享未来”为主题,是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系列活动之一。
9月17日,2025丝路文旅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约百位中外政府官员、媒体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活动,围绕“走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主题进行主旨发言,共同探讨丝路文旅创新发展的多样化路径。
滇池之畔,交流热烈,思想飞扬。在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主论坛上,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媒体代表、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专家学者,围绕“共担媒体责任 推动文明互鉴”主题,共同探讨以媒体之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书写丝路故事新篇章。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周年。源自中国的倡议,属于世界。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站在云南聆听,这是路把我们连成一家的故事。
9月初,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贾蒂鲁维地区层层叠叠的梯田间,田园咖啡小屋、自拍区、景观秋千平台等旅游设施已初具雏形,多场农旅融合主题培训即将陆续开展。“今年,云南朋友与我们的合作更进一步,从农业拓展到旅游业,村民们未来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望着风景如画的稻田,当地传统村村长卡威尔高兴地说。
今年前7个月,文山州外贸进出口成绩斐然,完成外贸进出口22.4亿元,同比增长42.8%,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4.7亿元,增长14.4%;进口17.7亿元,增长52.9%。
9月秋高气爽,滇越跨境旅游市场热度不减。每天清晨,河口口岸都会迎来一批批兴致高涨的越南游客。从这里,他们开启云南之旅。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心联通”是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与人文共鸣。高质量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以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医疗等多领域合作为载体,让友谊的种子在周边国家生根发芽,让合作的果实惠及千家万户。
瑞丽口岸整合“口岸、通道、产业、物流”资源,全力打造“智慧口岸”,中缅经济走廊核心枢纽,推动中缅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云南省搭平台、建机制、促共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密切往来交流,凝聚发展共识,深化务实合作,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积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前8个月,云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农产品105.8亿元,增长7.1%,占云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值的22%。
9月12日,在昆明举行的中国移动南亚东南亚国际数字信息大通道能力发布会上,中国移动南亚东南亚国际数字信息大通道IBB节点焕新升级,标志着云南数字出海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云南建设数字信息大通道进入新阶段。
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冷链列车昼夜奔驰,“云字号”农产品走向海外市场不断提速。近日,云南省多个部门再次出台措施助力农产品出口,为云南农产品摆上“世界货架”硬核赋能。
为解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跨境争议解决难、境外仲裁成本高、规则不熟悉等痛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积极探索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智能化的涉外法律支持。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主动服务与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最基础的突破口,聚焦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能源、数字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构建起了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国际大通道骨架网络。
依托中越铁路大桥、中越南溪河公路大桥、中越红河公路大桥等开放通道,近年来河口县在口岸经济发展中频频落子布局。
自2023年4月13日首趟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这条“钢铁丝路”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选择。截至今年7月15日,累计发送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旅客54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通道。
显示 933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