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26日表示,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推进制造业的高端跨越、智能升级、绿色转型。
针对疫情多点散发下一些进出口企业反映的供应链堵点问题,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从“通堵点”“聚合力”“强服务”“优环境”四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上港集团、上海机场集团、东方国际集团等上海国资国企加快恢复海陆空运输能力,全力保障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和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行,为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创造更好条件。
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李国平11日介绍,随着各项保通保畅举措持续推进,全国公路网车流量特别是货车流量持续稳步回升。截至5月10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流量为721.3万辆,比4月10日增长25.65%。
近期,国内疫情多发,经济运行中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产业链稳定带来挑战。工信部近日召开会议明确,要突出关键节点、确保重点行业,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生产运行、稳住产业链。
面对今年新一轮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安徽省明光市主动担当、精准发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衔接顺畅,为企业解决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
记者18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日调度机制,强化部省联动,加强通信大数据对畅通物流的精准支撑,细化实化各项举措,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下,全球航运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中国航运业正通过技术革新、模式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姿态、全球布局驶向“深蓝”。中远海运集团以积极的全球化布局,稳定的产业链机制,革新的数字化转型,为服务全球经贸不断做出贡献。
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原材料涨价和供应受制约等难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7日表示,商务部将会同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江西将打造一批支撑绿色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链主型”“群主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
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岳斌说,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合启动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项目投产,使塔吉克斯坦纺织工业向前迈进了20年。目前,中泰纺织厂年纺纱量达15万锭,约占塔纺纱总量的80%,项目运营经验值得借鉴。
当前越南聚集了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法国等多个国家的纺织企业,外资企业出口额占越南每年纺织服装出口额的60%左右,国内纺织业龙头企业,如天虹、百隆和申洲等都已经投资建厂,甚至兴建纺织业工业园区,以谋求国内国外产能联动。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多位与会嘉宾认为,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全球制造枢纽。供应链的重构与再链接中蕴藏着巨大机遇,依托强大的贸易合作关系网、前瞻性的政策导向、持续提升的综合经营能力等优势,中国企业有望在新的市场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
3月30日,由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合肥市产业融合对接会HRG合肥研究院专场在研究院A2报告厅举行。
近年来,安徽省灵璧县致力做全、做强“菌”产业链,在构建“品牌+”方面大力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安徽亳州市蒙城县高质量发展2023年第一次督查调度会议召开后,安徽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全力推进M4整车生产,千辆定单于近日交付使用,
2月4日下午,合肥高新区建筑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联盟成员大会在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共同见证合肥高新区建筑产业联盟正式揭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在会上表示,发展绿色能源装备产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实施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装备产业
显示 168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