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各国人民“心相通”,扎实落实八项行动,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委内瑞拉外长希尔日前出席在首都加拉加斯举行的庆祝中委建交50周年音乐会。他致辞说,委方高度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携手打造两国关系下一个“黄金五十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成就。
4月30日,中塞媒体智库研讨会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成就》(塞文版)智库报告发布仪式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国和黑山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等机制下合作成果丰硕,切实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范例。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恰逢其时,正是国际所需。
“一带一路”女性论坛暨青年领导力论坛于8日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论坛旨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青春力量。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瞻远瞩蓝图。
九年前,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先后见证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的提出。自那时起,中国开启与世界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新征程。
加强团结合作、聚焦发展共赢、共同维护公平正义……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非友好合作正稳步推进。
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任伊扎特·萨阿德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为非中合作注入了新动能。
十年来,中国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时代关切。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国建设者们一如既往在这片大地挥洒汗水,在疫情反复肆虐中坚守驻地,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描绘“中东发展的贡献者”,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提出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英国知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疫苗共享与合作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是在真正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1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2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围绕“凝聚共识,强化信心,助力命运与共的金砖合作”这一主题,来自金砖五国的150余名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深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明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今年9月出版新著《福田康夫文集——追求世界和平》并将推出中文版。福田康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这本书的关键词,期待日中两国携手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坚力量。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2022第三届“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活动专家评审会近日在北京举办。
显示 148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