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先后见证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的提出。自那时起,中国开启与世界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新征程。
加强团结合作、聚焦发展共赢、共同维护公平正义……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非友好合作正稳步推进。
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任伊扎特·萨阿德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为非中合作注入了新动能。
十年来,中国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时代关切。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国建设者们一如既往在这片大地挥洒汗水,在疫情反复肆虐中坚守驻地,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描绘“中东发展的贡献者”,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提出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英国知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疫苗共享与合作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是在真正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1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2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围绕“凝聚共识,强化信心,助力命运与共的金砖合作”这一主题,来自金砖五国的150余名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深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明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今年9月出版新著《福田康夫文集——追求世界和平》并将推出中文版。福田康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这本书的关键词,期待日中两国携手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坚力量。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2022第三届“一带一路”在地生活微视频征集活动专家评审会近日在北京举办。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所有伙伴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中国正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日前,墨西哥国际政治专家赫拉尔多·托雷斯·巴尔德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近日举办的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疫情下的公共关系与市场洞察”分论坛上,中外专家从公共关系及更加广泛的社会学视角,共同探讨疫情给世界经济和全球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今年是中国与多哥建交50周年。回首半个世纪,中多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堪称大小国家真诚友好、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典范。
为期4天的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2日闭幕。其间累计签约项目448个,总签约金额1.1713万亿元人民币,为历届之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付诸实践已近10年,这十年是百年大变局的加速期、国际格局变换期、世界秩序调整期、全球治理重塑期。“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困难增大,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积极创新,持续发力。
1月10日,位于阿联酋迪拜的世博园区热闹非凡,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在这里举行,“中国红”成为当天园区内最闪亮的元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截至10月26日,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
新中国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已成为“联合国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日前在瑞士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显示 13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