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位于阿联酋迪拜的世博园区热闹非凡,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在这里举行,“中国红”成为当天园区内最闪亮的元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截至10月26日,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
新中国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已成为“联合国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日前在瑞士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50年前,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两阿提案”以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以恢复。这是新中国外交的胜利,是世界公道正义的胜利,也是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胜利,使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得到空前壮大。
“一带一路”对外是倡议,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内是建设,要建设好“一带一路”国内段。“一带一路”要共建,不是由中国包办。
8月26日,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欧论坛共同主办的“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线上国际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创全球治理新格局”为主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非洲学者、中国社科院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诺克洛·富艾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认为,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带进了世界强国的行列。中国没有实行霸权主义,拒绝黩武主义,忠实于国际法,中国不威胁、攻击任何国家,也拒绝以任何形式干涉他国事务。
6月23日,由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指导,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辽宁省教育厅、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2021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大连)隆重开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明确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驻埃及使馆与埃及青年政党领袖和政治家协调委员会日前共同举办中埃政党和友好人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频研讨会暨第二届“治国理政”发展论坛。埃及共产党、共和人民党、大会党等11个政党代表以及中埃智库专家与会并发言。
5月19日,建设中外文化交流新高地、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年会永久会址落户安徽蚌埠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4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周边关系蓝皮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在京举行。
3月31日,南非外交部副总司长、南非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苏克拉尔在《星报》、《比陀新闻报》、《水星报》、《开普时报》及独立传媒网站发表长篇评论文章,积极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思路,并从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多边主义、中非关系、中南关系等方面阐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
2021年3月21日,在第二届“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上,各位专家从多领域分享了我国“碳中和”的发展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共享“碳中和”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中国经济、文化走向沿线国家、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相通。
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取得如此非凡成绩,足令世人更加憧憬世界减贫事业的未来。
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在29日召开的商务部专题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显示 142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