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新阐明信贷创建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它决定了谁在危机期间真正得到政府支持,以及谁在危机急性阶段和政府正式支持计划结束后继续受益。新冠肺炎疫情表明小型和大型企业在获得所需资金方面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为应对疫情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银保监会日前提出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恢复发展。山东、浙江、江苏等地正在根据防疫要求和企业需求,抓紧落实各项金融纾困措施。
4月1日,记者从2022年宁夏深入推进减税降费助力企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宁夏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总规模将达到160亿元以上。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1日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5%、48.4%和48.8%,低于上月0.7、3.2和2.4个百分点。
成立于1975年的沙钢集团,已连续12年跻身世界500强,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希望通过“国产化替代”方面的合作,用“数字沙钢”提升运营效益、改善管理流程。
2022年仍将受到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响,但越南国会和政府通过的一系列政策为正处于准备恢复并制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以恢复增长计划阶段的企业创造了动力。
《联合早报》中文版2月12日报道:尽管全球经济在去年复苏,但新加坡企业仍面对疫情挑战。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与金融机构去年共批准了1.26万家企业取得86亿新元的贷款,协助商家渡过难关。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30日消息,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放慢。
四川省“5+1”产业金融推进会暨重点工业融资推介活动28日在成都举办,向金融机构集中推荐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4358家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单,释放四川各市(州)“5+1”产业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超过325亿元。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29日表示,作为区域主要经济体的中日韩三国的企业应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增进合作,在市场开放中巩固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为区域经济复苏增长作出贡献。
新常态下越南企业面临用工荒。
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近日发布的《2021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在历经全球经济发展变化,尤其是疫情带来的影响后,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成熟度稳步提升,转型成效显著的领军企业营收增速达到其他企业的4倍,中国企业已进入数字化转型分水岭的关键时期。
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除了可以发挥自身所长,为自身发展赋能之外,还可以在推动国际规则完善、标准对接、惯例实施等方面起作用,助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公司越来越需要员工。随着公司继续努力寻找具备所需技能的人才,它们的竞争力和增长前景面临风险。与此同时,失业或未充分就业的人群数量巨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他们渴望找到一份工作或增加工作时间。然而,他们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仍然是“隐藏”的。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于2019年8月实施,据黄埔海关统计,两年来该关共签发升级版原产地证书41.25万份,签证货值738.79亿元人民币,关区企业可凭此获关税减免达65.62亿元人民币。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从去年到今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两稳”政策,对国内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帮扶作用。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要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稳住经济、稳住就业关系到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越南《越南经济》网8月29日报道:据越南统计总局最新公布数据,第4波新冠肺炎疫情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2021年8个月越南全国有8.55万家企业退出市场。
韩产业部新批247家专门贸易商社,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近日,在首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众多专家、企业负责人对于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零碳转型纷纷发表了看法。
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惠誉(Fitch Ratings)25日发布关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等东盟六国金融科技企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东南亚金融科技行业正在崛起,随着区域数码化转型步伐加快,势头越加强劲。
显示 712 条中的 281 到 30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