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助推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恢复经济活力,多地多部门持续推出组合式支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今年减税降费的重头戏。自4月1日起,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开始实施。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4月1日至11日,全国税务部门共为20.3万户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1557亿元。
记者从17日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三亚市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通过“免、减、退、返、补、惠”等举措,以期帮扶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面对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挑战,国家及时出台多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本文重新阐明信贷创建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它决定了谁在危机期间真正得到政府支持,以及谁在危机急性阶段和政府正式支持计划结束后继续受益。新冠肺炎疫情表明小型和大型企业在获得所需资金方面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为应对疫情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银保监会日前提出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恢复发展。山东、浙江、江苏等地正在根据防疫要求和企业需求,抓紧落实各项金融纾困措施。
4月1日,记者从2022年宁夏深入推进减税降费助力企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宁夏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总规模将达到160亿元以上。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1日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5%、48.4%和48.8%,低于上月0.7、3.2和2.4个百分点。
成立于1975年的沙钢集团,已连续12年跻身世界500强,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希望通过“国产化替代”方面的合作,用“数字沙钢”提升运营效益、改善管理流程。
2022年仍将受到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响,但越南国会和政府通过的一系列政策为正处于准备恢复并制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以恢复增长计划阶段的企业创造了动力。
《联合早报》中文版2月12日报道:尽管全球经济在去年复苏,但新加坡企业仍面对疫情挑战。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与金融机构去年共批准了1.26万家企业取得86亿新元的贷款,协助商家渡过难关。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30日消息,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放慢。
四川省“5+1”产业金融推进会暨重点工业融资推介活动28日在成都举办,向金融机构集中推荐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4358家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单,释放四川各市(州)“5+1”产业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超过325亿元。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29日表示,作为区域主要经济体的中日韩三国的企业应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增进合作,在市场开放中巩固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为区域经济复苏增长作出贡献。
新常态下越南企业面临用工荒。
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近日发布的《2021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在历经全球经济发展变化,尤其是疫情带来的影响后,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成熟度稳步提升,转型成效显著的领军企业营收增速达到其他企业的4倍,中国企业已进入数字化转型分水岭的关键时期。
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除了可以发挥自身所长,为自身发展赋能之外,还可以在推动国际规则完善、标准对接、惯例实施等方面起作用,助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公司越来越需要员工。随着公司继续努力寻找具备所需技能的人才,它们的竞争力和增长前景面临风险。与此同时,失业或未充分就业的人群数量巨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他们渴望找到一份工作或增加工作时间。然而,他们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仍然是“隐藏”的。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于2019年8月实施,据黄埔海关统计,两年来该关共签发升级版原产地证书41.25万份,签证货值738.79亿元人民币,关区企业可凭此获关税减免达65.62亿元人民币。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从去年到今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两稳”政策,对国内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帮扶作用。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要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稳住经济、稳住就业关系到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显示 716 条中的 281 到 30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