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6日在广州举行的2020世界5G大会了解到,作为我国5G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已建成基站和用户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现有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弱点。这些弱点或会促使供应商更加重视供应链网络的韧性。那么,印度能否利用这个机会来巩固工业和商业基础呢?2020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公布“自力更生印度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印度和全球间的融合,增加制造业投资,让印度成为后疫情世界中跨国供应链的新全球中心。
专家指出,我国供应链优先其他国家恢复,全球需求向我国倾斜是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主因。在全球“真实”回暖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我国出口有望保持韧性。同时,需关注龙头外贸企业发展面临的“三道坎”。
新冠肺炎疫情将供应链重新提上议程。经济影响凸显了当今全球分工的复杂性。德国和欧洲目前正寻求加强最终企业消费者对其供应链中人权和可持续性的责任,目标是在第三国实施可持续生产。以农业为例,这些明确基于供应链的方法需要得到欧盟贸易、投资和农业政策改善的支持。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波及全球的社会经济冲击,跨国供应链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疫情暴发后,企业供应链遭受了第一波冲击。受疫情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和商品出口国的中国不得不让企业停产,进而导致其出口供应链出现萎缩和断裂。到3月中旬,有30多个国家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对于澳大利亚而言,单靠自身来满足它的药品供应需求不切实际。澳大利亚必须继续进口原料药和成品药来满足国内需求。但是,如果将地缘政治敌对思想作为基础来支持药品安全讨论,决策者可能会使澳大利亚远离世界上最大的低成本药品来源之一——中国,同时破坏药品供应的合作性区域解决方案。
在贸易保护主义增加、地缘政治紧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冲击下,最近一轮全球化的快速扩展预计将显著放缓,跨国企业则因成本和安全而调整供应链布局和模式。不过,鉴于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跨国企业预计仍将在中国保持较大规模的体量。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场全球卫生灾难,也是一场经济危机。对于印度制造业来说,这段时间是一个特别艰难的时期,自力更生已刻不容缓。然而,疫情影响了印度自力更生的进程,暴露它依赖基本医疗设备进口的弱点。疫情引发供应失常不仅使药价飞涨,也扰乱了药品外贸。
任何试图恢复经济常态的努力,都必须优先考虑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定位,并在其中建立可恢复力。通过抵制采取短期措施的诱惑,并提供适量的公共资源作为风险资本,决策者将确保国际社会在以更可持续的方式重建自身经济的过程中再次受益。
尽管目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很难准确预测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面貌,不过重塑是不可避免的。疫情后全球供应链将永久改变,但中国仍将是主要参与者。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与中国完全脱钩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不可行的。
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让诸多行业感受到来自供应链的压力。愈发注重和加强供应链管理,成为很多企业的当下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数月后,有迹象表明,许多全球领导人将继续倾向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这将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的断裂。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其必然后果是经济危机。除了造成经济产出急剧下降之外,疫情还暴露了企业运营供应链的固有风险。更具体地说,随着企业适应疫情造成的不断变化的经济格局,供应链恢复力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已成为焦点。
日本4月7日公布修正预算案,将拿出2486亿日元,对明显脆弱的供应链进行改革。预算案中并没有记载“从中国”回归、“从中国”转出的字样,也或许想突出不是针对在华日企为目标这一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15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有利于稳住外贸主体,稳住产业链供应链。
8月7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近期出台的《关于提升广西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若干措施》。
伴随着“穆勒棉兰”轮汽笛鸣响,山东省港口集团·海陆马士基亚洲孟加拉直达航线在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81泊位成功首航。这是山东港口以实际行动保障国际供应链物流链畅通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山东港口面向“一带一路”市场的航线布局。
施耐德电气中国从2月份开始复产复工,通过增加关键进口零部件及成品库存、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等方式稳出口,海外订单持续增长,实现了上半年出库订单同比增长。
将供应链转移回国内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实际上,认为在全球化和国家自给自足之间进行选择是提高供应链弹性的唯一途径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二分法。各国政府完全有可能在战略部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之间取得新的平衡。
显示 296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