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贸易保护主义增加、地缘政治紧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冲击下,最近一轮全球化的快速扩展预计将显著放缓,跨国企业则因成本和安全而调整供应链布局和模式。不过,鉴于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跨国企业预计仍将在中国保持较大规模的体量。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场全球卫生灾难,也是一场经济危机。对于印度制造业来说,这段时间是一个特别艰难的时期,自力更生已刻不容缓。然而,疫情影响了印度自力更生的进程,暴露它依赖基本医疗设备进口的弱点。疫情引发供应失常不仅使药价飞涨,也扰乱了药品外贸。
任何试图恢复经济常态的努力,都必须优先考虑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定位,并在其中建立可恢复力。通过抵制采取短期措施的诱惑,并提供适量的公共资源作为风险资本,决策者将确保国际社会在以更可持续的方式重建自身经济的过程中再次受益。
尽管目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很难准确预测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面貌,不过重塑是不可避免的。疫情后全球供应链将永久改变,但中国仍将是主要参与者。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与中国完全脱钩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不可行的。
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让诸多行业感受到来自供应链的压力。愈发注重和加强供应链管理,成为很多企业的当下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数月后,有迹象表明,许多全球领导人将继续倾向于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这将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的断裂。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其必然后果是经济危机。除了造成经济产出急剧下降之外,疫情还暴露了企业运营供应链的固有风险。更具体地说,随着企业适应疫情造成的不断变化的经济格局,供应链恢复力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已成为焦点。
日本4月7日公布修正预算案,将拿出2486亿日元,对明显脆弱的供应链进行改革。预算案中并没有记载“从中国”回归、“从中国”转出的字样,也或许想突出不是针对在华日企为目标这一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15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有利于稳住外贸主体,稳住产业链供应链。
8月7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近期出台的《关于提升广西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若干措施》。
伴随着“穆勒棉兰”轮汽笛鸣响,山东省港口集团·海陆马士基亚洲孟加拉直达航线在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81泊位成功首航。这是山东港口以实际行动保障国际供应链物流链畅通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山东港口面向“一带一路”市场的航线布局。
施耐德电气中国从2月份开始复产复工,通过增加关键进口零部件及成品库存、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等方式稳出口,海外订单持续增长,实现了上半年出库订单同比增长。
将供应链转移回国内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实际上,认为在全球化和国家自给自足之间进行选择是提高供应链弹性的唯一途径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二分法。各国政府完全有可能在战略部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之间取得新的平衡。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显著暴露出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供应。因此,西方和亚洲各国政府都强调与中国脱钩。本文针对这些动态提出两个关键论点。首先,实现自给自足具有挑战性,而且不会增强供应链韧性。其次,避开要么完全依赖中国要么与中国脱钩的二元模式会对企业有益。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企业2020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视频会议中提出“三稳四保一加强”工作要求,并强调要“稳产业链”,发挥中央企业产业龙头牵引作用,打通供应链、协同上下游,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及竞争力。
本文提出了反向级联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手段,鼓励监管机构对下游分销商施加影响,以确保上游外国物联网制造商遵守标准。消费者对智能设备更好安全性的认识和需求的增长以及国际统一的标准,将进一步推动执行标准的努力,并有助于提高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央企业聚焦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多措并举发挥影响力带动力,千方百计打通堵点、补上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实现融通发展,为中国经济“回稳”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十六届东盟峰会6月26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本届峰会由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主持,主题为“齐心协力,积极应对”。东盟十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致力于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并继续加强与中国等伙伴国的合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脱欧”可能导致供应链大调整之际,英国政府正制定代号为“保卫工程”(Project Defend)的计划,旨在摆脱对中国等主要进口国的依赖,实现关键商品进口多元化。
在全球经济活动受到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加速推进复工复产,进出口数据显著回暖,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力。
显示 289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