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Maximiliano Mendez-Parra在《2017年全球贸易的三大趋势》一文中表示,2017年,全球贸易将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原因包括贸易持续减速、美国政策的变数及保护主义(或者至少是保护主义论调)的普遍抬头。这些因素不会立即转化为限制条件,但肯定不会有助于消除现有限制。
欧盟成员国13日投票通过“贸易救济现代化改革提案”,拟出台更严苛的贸易规则,以应对所谓的不公平贸易竞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提案的实施将整体提高欧盟的反倾销税率,反映出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加剧。
罗伊研究所专家Tim Huxley在《应对仇外民粹主义:新加坡的经验教训》一文中表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2月4日在执政党人民行动党会议上的演讲显示了该国政府对当前自由国际秩序所面临挑战的敏锐认识。李显龙表示,新加坡的成功受益于开放的贸易环境、亚洲的和平,以及各国以公平规则竞争的国际秩序。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JAYSHREE SENGUPTA在《为何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办法或不起作用》一文中表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相信并倡导自由贸易。多数美国总统在过去也相信和实践着自由贸易。特朗普则计划扭转这一态势并推行保护主义。不幸的是,对于特朗普或其他任何人而言,扭转全球化已经太迟了。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批准了亚太自贸区集体战略研究报告,通过了《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推进亚太自贸区,有利于整合亚太地区复杂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有助于最终实现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自贸区的前进势头得以巩固,但由于APEC各成员经济体之间发展的巨大差距、重要成员经济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亚太地区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亚太自贸区距建成还有一定距离,仍面临现实挑战。
在自由贸易遭遇阻力之际,周日在秘鲁利马举行峰会的环太平洋地区国家领导人发声反对美国及其他地区逐渐抬头的保护主义,承诺继续加强经济合作。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Ralph Cossa在《特朗普的亚洲政策分析》一文中表示,特朗普的亚洲政策应该是再次确认亚洲和美国联盟系统的中心地位以及美国一如既往的维护亚洲和更广泛区域和平和安全的承诺。
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8日在华盛顿结束第34届部长级会议后发表公报说,全球经济从全球化和技术变革中受益巨大,但全球经济前景日益受到包括保护主义在内的封闭型政策和改革停滞的威胁。公报重申各成员国应清晰表达政策立场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承诺维持经济开放,并将重振全球贸易作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手段。
许多国家的保护主义压力都在上升。出席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的部长们可能无法影响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的看法,但他们可以同仇敌忾,避免保护主义这一“经济恶习”的传播。如果能达成这点,此次年会将会有重大成果。
保护主义的定义是为保护国内公司免受外国竞争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对苹果公司征税并不符合该定义。不实现对跨国公司在监督、管理和征税体系方面的一体化而推动国际贸易,这只能是幻想。如果各国政府(或欧盟)希望继续管控自己的市场,并通过税收提供公共服务,而不建立跨国架构,矛盾永远会出现。
国产化率要求(LCRs)或更广泛的“本地化规定”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贸易保护工具,用于扶持国内产业,打压外国竞争者。实证分析显示,当地成分要求扭曲了贸易往来,提高了成本,并把更高的价格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显示 7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