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召开在即,中国料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倡导全球共治共赢;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在即,美国国家元首即将履新,料将进一步推动贸易保护主义,倡导美国美国只有美国。
中美之间经贸关系是否会加剧摩擦?针对特朗普明显违背WTO规则的一些言论,中国在WTO框架内外有哪些反制措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美国为何出现逆全球化浪潮?特朗普力促制造业回流背景下,如何看待中美投资的不平衡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未来走向如何?
瑞银集团董事会主席阿克塞尔·韦伯12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化进程在过去一年遭遇挫折,但经过必要的调整之后全球化进程仍将继续前进。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Maximiliano Mendez-Parra在《2017年全球贸易的三大趋势》一文中表示,2017年,全球贸易将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原因包括贸易持续减速、美国政策的变数及保护主义(或者至少是保护主义论调)的普遍抬头。这些因素不会立即转化为限制条件,但肯定不会有助于消除现有限制。
有观点认为,并非所有人都能从更开放的贸易体制中平等受益,但这点并未得到充分解释。因此,本研讨会还将讨论如何克服目前对自由贸易的阻力,以及如何使贸易利益包容的问题。约60名决策者,学者,外部研究人员和普通公众将参加此次研讨会。
多方信息显示,中国将在2017年上半年举行高规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集合沿线65个国家代表的这次论坛,规模将超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可见中国将通过“一带一路”来举起推动全球化的大旗。
三年多前,一幅为中国和世界提供重大发展机遇的宏伟蓝图展现在世人面前;三年多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一带一路”打开了中国和世界共同成长的广阔空间。共商、共建、共享。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同沿线各国一道,继续谱写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伟大史诗。
在谈到全球化是否会倒退、消失时,何亚非表示,“历史不会终结,也就是说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何亚非解释到,全球化在推进中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世界市场的逐步扩大,全球治理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这些均符合世界各国利益的全球生产链和贸易投资等制度性的安排和规范。
从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获悉,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日前应邀在美国纽约席勒研究所,深入介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交流!大题小说,有关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中国人文精神或者中国的价值,中国的观念怎么能让外面的人理解?我觉得是一个服的问题,心悦诚服。对外对你服不服气喜欢不喜欢,对内就是信不信任,对你说的话对你的人文价值信不信。内部的信不信,外部的服不服这两个问题很重大。人文精神问题说起来很宏大,实际上还是有些问题。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JAYSHREE SENGUPTA在《为何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办法或不起作用》一文中表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相信并倡导自由贸易。多数美国总统在过去也相信和实践着自由贸易。特朗普则计划扭转这一态势并推行保护主义。不幸的是,对于特朗普或其他任何人而言,扭转全球化已经太迟了。
连续几天,芬兰ePassi支付公司执行董事尹伟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三天两头就要出差,每天签好几个客户,还有几百个商户在排队等着。”在他的努力下,芬兰已有150家商户接入了支付宝移动支付系统。从第一家签约商户到现在,只用了一个月时间。
博鳌亚洲论坛7日至8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以“全球化未来”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与会的中澳两国学者及政要一致认为,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中澳应借助“一带一路”和自贸协定进一步深化合作,继续助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希雨8日在墨尔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化作为客观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虽然目前面临结构性问题和阻力,但不应因噎废食,反全球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金砖四国”概念首创者、英国前财政部商务大臣吉姆·奥尼尔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消费者崛起可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经济事件,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治理国家的现实到来,讨论特朗普总统在贸易领域能做什么的那一页应该翻过去了,是时候考虑特朗普总统在“美国第一”的旗帜下应该做什么了。特朗普总统面临的挑战是美国社会严重分裂,表现之一是: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而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专家Guy de Jonquières在《全球经济中的中国:腾飞的龙还是纸老虎?》一文中表示,按某些指标衡量的话,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然而,尽管中国的在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影响力正稳步增长,其在全球层面上的影响力却往往被高估。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ElizabethStuart在《美国大选揭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一文中表示,美国大选结果、英国退欧、民粹运动的兴盛等等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开放国家无法为太多人带来福音。世界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来修复对全球化的信任危机。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Paul De Grauwe在《全球化应到达何种程度?》一文中表示,欧盟与加拿大之间签署的《综合经济与贸易协定》(CETA)受到热议,但人们的关注点几乎只落脚在两方面:如何使双方环境、安全和健康方面的相关规定相一致,以及解决外国投资者和国家当局间争端的法律程序。
显示 273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