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新领袖有领导权威、远见和决心,无疑会让民粹主义运动衰退。例如,英国脱欧可能促使欧洲国家领导人在欧元区一体化和欧洲地区安全方面采取大胆的举措。世界随着新权力的兴起而变得更复杂、更不确定。但通过大胆的倡议,民主国家可以使世界更好,并说服民众全球化仍是最好的前进方向。
全球化是目前人们的替罪羔羊。人们不仅批评全球化,也准备好了能“解决”全球化问题的方案。不幸的是,许多这类解决方案如得到实施,会削减全球化真正的利益。
美国总统竞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关于全球化的功过是非是美国国内辩论的焦点之一。其实早在几个月前的“英国脱欧”公投后,就已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进程逆转和“去全球化”等话题的讨论。全球化和“去全球化”两股力量的博弈究竟谁占上风?全球化是在持续深入发展还是“去全球化”时代正在来临?这也是判断当前国际形势走向的一个重要方面。
IMF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复苏疲弱是贸易扩张缓慢的主因。当经济增长缓慢时,投资水平变低,国际贸易停滞不前。毫无疑问,政府在缓和并协助适应全球化和技术的双重驱动力方面能做得更多。但试图减缓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就没有任何意义。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团业务涵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是投资重点之一。刘永好说,农业资源丰富,食品安全监管严格,金融秩序良好,中澳自贸协定已经签署,这些都是吸引新希望集团在澳投资的重要原因。此外,刘永好还希望通过在澳投资把一些先进管理理念带回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主旨是互惠互利,是建立世界人民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有目共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也要冷静地思考和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挑战及困难。
旨在追求公平增长和负责任资本主义的“杭州章程”将赋予G20更重要的意义。虽然规则是自愿实施的,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可以负责检查这些规则的执行,并对那些未能在劳动力市场、贸易、全球金融、财税、经常账户平衡领域达到承诺标准的国家施加压力。
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它不可避免地使这个世界扁平化。表面看来似乎全球化在倒退:贸易增长再也恢复不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总统侯选人特朗普将美国的经济问题归咎于领导人膜拜“全球主义”而非“美国主义”;英国公投脱欧重挫进行“全球化试验”的欧盟的雄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27日在华盛顿布雷顿森林委员会年会发表演讲时说,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主要原因在于选民对移民和主权问题的不满,但结果是英国将退出一个重要的经济一体化计划,因此他认为“脱欧”公投或将改变全球化的方向。
目前,西方最响亮的声音来自“全球化悲观主义者”。一个阵营否认跨境贸易及国际交往与合作是有益的。另一阵营认为,各国应当协作,贸易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均有意义――但这一阵营也弥漫着悲观情绪。尽管全球化面临着深远挑战,但至少有三个原因表明全球化能够继续,甚至繁荣发展。
当然,建设“一带一路”须遵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理念,开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新文明(绿色丝路)。“经济带”概念就是对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超越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国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家,却奉行不结盟政策,提出与作为海上霸主的美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这就要求中国提出21世纪海洋合作新理念,创新航运、物流、安全合作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权、共建共享港口等方式,推进海上与陆上丝路对接。
《全球化正在演变,而非倒退》由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Jan Zilinsky于6月2日发布。文章认为,目前,西方最响亮的声音来自“全球化悲观主义者”。一个阵营否认跨境贸易及国际交往与合作是有益的。另一阵营认为,各国应当协作,贸易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均有意义――但这一阵营也弥漫着悲观情绪。
关于英语与新加坡英语的辩论反映出新加坡社会的一个方面。全球化的概念使人们对新加坡英语的弱势地位及英语竞争力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努力教授标准英语十分必要。
显示 27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