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从新冠肺炎疫情中痛苦地复苏,新的担忧似乎主导了全球市场。尽管如此,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迅速传播导致许多国家重新限制流动性,并令劳动力短缺加剧。全球大流行病并没有过去。这些新的担忧是多种多样的。部分担忧与大流行病有关,也与不同经济体面临不同健康挑战有关。
尽管2021年从前一年的经济下滑中强劲复苏是值得欢迎的,但宏观经济仍存在很大的脆弱性,而且可能不亚于2008年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情况。
去年多国经济强势“收复失地”,但今年复苏之路可能不太平坦。由于风险点多发,多家机构近日都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1月11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经济继2021年强劲反弹之后,由于新冠病毒变异株造成新的威胁,叠加通胀、债务和收入不平等加剧,或危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复苏,全球增长正进入明显放缓时期。
世界银行周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下行风险,预计去年全球经济增长5.5%,今年将增长4.1%,均较此前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1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21年增长5.5%,2022年将增长4.1%,均较此前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
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显然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加速阶段。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以不同方式将国家安全等同于经济安全。这让加拿大在这个政策空间中面临着潜在的艰难权衡。经济安全需要融入加拿大国家安全考虑,但要以一种微妙方式。需要明确区分国家安全的经济维度和经济政策的安全维度。
对于2023年,作者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8%小幅上调至4.0%。通胀被认为已经见顶,因为能源部分对整体通胀的贡献预计将在未来大幅下降。尽管如此,鉴于供应持续受限,预计价格的上行压力将持续存在,通胀率可能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
英国智库认为,全球未来一年主要得应对通货膨胀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而预计全球经济将能取得相当强劲的增长。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鉴于一些重大事态发展,人们需要重新构想国家安全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鉴于这些新政治约束和长期趋势,本文考虑应如何调整加拿大贸易、投资、创新政策和伙伴关系,以减轻国家安全风险和主要来自经济相互依存的威胁,同时确保加拿大创新的沃土和增强竞争力的区域和行业需求。
德国之声电台网认为,变种新冠病毒、供应链瓶颈、通胀与地缘政治紧张形势是会对2022年经济发展构成重大挑战的因素。
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拜登及其盟友正试图放弃上世纪80 年代推行的贸易自由和放松监管的新自由主义思想,转而寻求给国际贸易带来新标准。在美国等国,新政治经济议程的要素已经就位,政府未来或不仅在国内也在国际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将这些新思想付诸实践面临诸多重大障碍。
说到2022年(以及未来),我想不起来以前什么时候有这么多重大经济议题面临这么多的大问号。这种不确定性在金融市场尤其引人注意。除新冠疫情之外,最紧迫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通胀。今年的价格上涨是短暂的,还是预示着某种更不祥的情况?
12月1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最新经济展望,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为5.6%(9月预测为5.7%),2022年增长4.5%,2023年回归至疫前水平,增长3.2%。
“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主要金融渠道之一,这是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总裁马丁·谢克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上说。
“增长显著放缓+高通货膨胀”组合,是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必然面临的挑战。对于及时控制疫情、主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国,也需要未雨绸缪。
据韩联社11月11日报道,韩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发布《2022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6%,比今年预测则低1.3个百分点。该数值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值4.9%,高于经合组织(OECD)4.5%的预测值。
供应链中断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这种破坏很大程度上出乎人们意料。全球供应链参与者预测,供需失衡将持续到2022年,甚至更长时间。很明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增长将受到供应制约。
显示 519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