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办“全球媒体日”活动,宣布全球航空业尽管面对严峻的成本和供应链挑战,但2025年净利润预计仍将达到366亿美元。
疫情对全球航空业造成严重冲击,各大航空公司积极寻求政府援助的同时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努力实现复航。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全球航空客运需求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新冠疫情的蔓延导致旅行需求“蒸发”殆尽,在这样的背景下,航空业界正在竭力通过发展货物运输求生存。一方面,疫情期间人们减少外出使得货物运输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航班削减导致运力下降,运费飙升。航空业将此视为良机,纷纷采取对策加大运力,以便将货物运输培养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航协)6月9日发布报告预计,全球航空公司今年将出现历史上最大的集体净亏损,总计达843亿美元,2021年将继续陷入亏损。报告称,2020年航空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4190亿美元,仅为2019年的一半。客运量预计将下降54.7%,只有22.5亿人次。
从美国的停飞禁令开始,为了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跨地区流动,各国纷纷开始效仿,一天之内近2万个航班被叫停,航空公司叫苦不迭。如今,危机已经蔓延到了产业链的制造端,本就深陷谷底的波音越发被动,不得不叫停了部分工厂的生产。停飞、停产、裁员、破产……这些字眼笼罩在航空产业的头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地持续蔓延,全球航空业受到剧烈冲击,面临生存和发展压力。一些航空公司纷纷作出调整,多国政府和相关方也积极出台政策措施为航空业纾困。分析认为,疫情可能催生全球航空业新一轮重组和洗牌。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航协)12日发布预测说,2019年全球航空运输业净利润将高于2018年,达到355亿美元,实现连续10年盈利,同时利润连续5年增长。
中国航空业界人士表示,在市场规模持续增加、消费群体持续扩大、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三大因素支撑下,未来中国仍将是全球发展最快的航空市场之一。
尽管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全球航空运输业收益维稳,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2018年全球航空公司净利润将达到338亿美元(净利润率为4.1%)。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1月1日开幕。当天,中国商飞与波音公司签署拓展双方研究合作的新协议。双方将深化合作,加强全球航空市场预测研究,并通过“中国商飞-波音可持续航空技术中心”探索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的新技术等领域。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菊明表示,中国航空市场的发展具有平稳可持续、有规划、循序渐进的特点,避免了空客此前在世界其他市场所经历的大起大落的周期性现象。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增加以及相当多国家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签证放宽,中国公民出境游需求得到巨大释放。
显示 11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