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资深外交家格特·格罗布勒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的答案是: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意,中国让我感到宾至如归!”
由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
中国与东盟是命运与共的伙伴,中国在推进自身减贫进程的同时,同东盟有关国家分享经验,推动开展国际减贫交流与合作。双方在减贫之路上取得不少成果,可以说中国与东盟是减贫合作的“同路人”。
近期,多位非洲人士在当地主流媒体撰文,关注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2日举行“促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的减贫实践”线上主题吹风会,各方称赞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减贫实践,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希望。
非洲现在占世界极端贫困人的一半以上,而且拥有年轻、有活力的人口,到2050年其人口将占世界人口26%。电子商务或数字贸易可以成为促进贸易、创造就业、提高收入和减少贫困的强大工具。本文通过借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经验,探讨电子商务在支持非洲减贫和可持续、包容发展方面的潜力。
瓜达尔专业公司(Gwadar Pro)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巴经济走廊(CPEC)可以帮助巴基斯坦畜牧业发展以减轻贫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联合国高级顾问杰弗里·萨克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为贫穷国家带来了希望。
回望“十三五”,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面向“十四五”,中国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9月26日,中国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举办减贫与南南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尽管面对新冠疫情挑战,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骄人成就和对世界减贫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引起广泛关注。日前,多位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减贫经验彰显了制度优势,展现了大国担当,给全球树立了榜样。
中国援柬减贫示范项目促当地农村持续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开始实施经济改革,经济飞速增长,帮助逾8.5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约为70%。虽然中国尚未公布今年的最终贫困数据,但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率已降至1.7%。毋庸置疑,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成绩是现代历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消除贫困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有限,新的贸易规则和协定不断衍生,这些都深刻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出口贸易。“一带一路”主要通过贸易渠道、资金融通渠道、技术渠道、基础设施渠道几个方面帮助相关国家减贫。
记者日前从黑龙江省扶贫办了解到,这个省两年多减贫33.4万人,超过九成贫困村出列,四分之三贫困县摘帽。
2018年8月,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和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合作开展“湄公河太阳村”行动,在柬埔寨茶胶省巴提县和伯雷楚萨县安装300套离线光伏发电设备、100台太阳能学习灯和10台太阳能电视及天线等相关设备,解决了300户贫困居民及部分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用电问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14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三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驻东盟使团、东盟秘书处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9月4日至5日在越南河内共同举办“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减贫”研讨会。这是2016年以来,三方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作为会议成果之一,三方将结合会议讨论制定《东南亚地区包容性创新发展报告》,并共同对外发表。
发展中国家7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民众往往很难获得可能有助于他们脱贫的基本服务与营生机会,且缺乏能够全天候使用的道路。国际金融机构和发展中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且已开始资助建设或修复农村道路,作为帮助农村地区脱贫的一种方法。
世界银行集团1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日均生活费低于3.2美元的中度贫困状态,使全球贸易增加6.2%,沿线经济体贸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
显示 4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