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12日表示,纤维材料的突破已经成为纺织乃至更多行业创新的重要基础。我国已成立纤维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下一步,将聚焦新材料,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技术迭代能力提升,打造协同型产业创新生态。
合肥高新区自2020年7月开始,在去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挖掘基础上,开展“深科技”企业申报、遴选和培育计划,遴选出107家“深科技”企业,235项关键核心技术、262项关键核心产品。
合肥高新区财政局30年来坚持内提外引,全力打造“基金集聚高地、金融创新高地”。如今,高新区已吸引200余支基金落户,基金管理规模突破2400亿元,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了重要的资本支撑。
近年来,蚌埠市烟草专卖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项目、精益课题、QC攻关、改进工作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美国国防部已经从创新的生产者变成消费者。考虑到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和美国过去20年的政策失误,美国需要新方式将创新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讲,美国在国家安全研究上投入不够,而国防部采购流程是为主要武器系统采购而设计的,是创新的障碍。
近日,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兼技术创新和技术研究院全球负责人马克礼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数字创新对全球经济复苏和新一轮全球化意义重大。它将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之一。
2021年是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0周年。十年时间里,张江示范区已形成覆盖上海全市的“一区22园”格局,以强大的策源功能、硬核的产业集群和优越的创新环境,在科创的主航道上不断破浪前行。
近年来,安徽来安县经济开发区坚持引聚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园区人才总量持续扩张,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招才引智成果颇丰。
加拿大的创新和生产力落后于其他国家,而且差距还在扩大。加拿大未能在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因此竞争力正在恶化。在创新产出方面,情况同样令人担忧。现在,有历史性机会来扭转这一趋势,缩小差距。危机总是为经济转型创造机会。
3月18日,浙江省遂昌县网易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启用,以“线上+线下”形式签约2家院士团队、1家海外文创团队、2家国内创业团队,标志着首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的产业基因成功植入遂昌“天工之城-数字绿谷”。
欧盟创新局18日正式宣告成立,旨在支持欧盟各国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研发高风险、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努力实现《欧洲生态公约》和欧洲复苏计划的目标。
记者近日从贵州省工信厅获悉,贵州今年将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和人才培训等措施,培育100家以上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指出,数十年来,东亚各国在经济增长和减贫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方面普遍面临一系列挑战。为此,应加快转向创新主导型增长模式,尤其是要调整创新政策目标,不仅要支持发明创造,还要促进现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要关注制造业,还要支持服务业创新。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首个旗舰型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近年来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产业爆发增长。
2021年,贵州将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提升创新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全年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以上,推荐10家以上企业向国家申请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困境。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等时代潮流的快速变化,一些日企在转型创新中出现所谓“加拉帕戈斯现象”,即自我进化却不适应世界市场,但随着时间的积淀,成功的案例也不断涌现。式,成为日本企业加强创新的一个缩影。
与其他处于技术前沿的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生产力增长的最关键决定因素之一是它继续进行突破性创新的能力。然而,与美国和德国等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创新质量相对较低。本文聚焦这一典型事实,同时指出日本发明家与其他国家发明家的合作较少,并且根据证据表示,加强全球合作是推动日本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
海运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过去海运公司通过强化海运同盟、扩大船队规模等减少运营成本,现在转变为通过数字化平台和标准化交易费用管理来实现核心竞争力。
我们创新联盟”在拉丁美洲进行的大型独立调查表明,创新在拉丁美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希望在生活中获得更多创新,无论是产品或服务,也希望通过创新获得工作机会和更高薪水的工作。拉美人珍视创新给他们生活带来的生机。
联合早报1月23日报道:创新将扮演关键角色推动新加坡经济复苏,并把握后疫情世界的机会。
显示 436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