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8日公布《助企惠企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21条举措着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精准高效的服务,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近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该条例将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北京海关1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2月,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下同)进出口总值5238.8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1年同期(下同)增长21.7%,高于同期全国增速8.4个百分点。
北京海关1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2月,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下同)进出口总值5238.8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1年同期(下同)增长21.7%,高于同期全国增速8.4个百分点。其中,对RCEP国家进出口1050.8亿元,增长10.2%。
3月11日,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所属轨道公司获悉,今年年底昌平线南延一期、16号线两条线段计划实现开通试运营,共计22.4公里,届时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805公里。
3月6日,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发布“最想去的中国冰雪旅游胜地”评选结果,黑龙江、新疆、北京获埃及民众“最想去的中国冰雪旅游胜地”前三名。同时,24名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的埃及网友分别获得了最佳评论奖、优秀评论奖等奖项。
在2月23日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介绍,自北京严格执行并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以来,北京市新设市场主体中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持续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1年的62%。
北京今年将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着力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形成更多首创首试和引领性政策制度,为国家高水平开放贡献北京经验。
“十四五”期间,北京计划新创建4个5A级景区。同时,挂牌一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旅游休闲街区,培育首批市级旅游度假区,着力打造多产业融合的旅游品牌。
今年春节假期恰逢北京冬奥会开幕,不少市民走进滑雪场、踏上冰道,在运动中感受别样年味。多家旅游平台发布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称,大众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双奥之城”北京迎来冰雪消费热潮。
1月12日,在SMC(中国)有限公司,一份由企业自主签发的原产地声明书被打印出来。这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以来,北京地区首份由经核准出口商自主签发的原产地声明。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5%左右——即便是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从严从紧、减量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北京2021年依然收获一份漂亮“成绩单”。
1月6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陈吉宁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31日,北京9条(段)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试运营。至此,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已达783公里、车站459座,其中换乘站72座。
北京近期印发的《北京市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北京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形成了6方面89项任务清单。
2021年,北京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2月28日,北京招商引资入库项目3546个,预计投入资金1.35万亿元,超额完成了全年入库项目2900个、预计投入资金1.22万亿元的预期指标。这是北京市投促中心相关负责人在今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介绍的。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接入资源量、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方案供应商数量均居全国第一,2021年,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总量达12418亿元,已占GDP比重41.7%。
2021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会员代表大会暨华为北京城市峰会日前在京举办,会上分享了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北京海关1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北京地区(包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2.7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增长30.3%。其中,进口2.21万亿元,同比增长30.2%;出口5590.2亿元,同比增长30.5%。
为期两天的第二十四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6日在北京开幕。在开幕式暨京港合作推介大会上,两地共签署1个合作协议和10个投资项目,签约金额折合88.14亿美元。
显示 729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