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俄罗斯和中国一直在追求独特的区域合作项目,即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但两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后苏联地区,特别是中亚地区的直接竞争。从长远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倡议从属于中国倡议比真正整合这两个倡议更合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繁荣仍面临挑战。进一步减少贫困、适应并缓解气候变化、能源效率、食品安全和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仍是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的优先事项。同时,该区域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中东欧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区域,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作为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合作平台,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不仅有助于中国和欧洲合作,也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
为巩固自身作为一能应对危机的区域安全组织的地位,东盟应与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和韩国在内的外部国家发展安全合作。韩国有与美国和东盟合作,促进东南亚地区更大的区域合作的潜力。通过利用韩国日益增强的外交和经济实力,美国应该谋求改善美国、韩国与东盟间的关系,以促进东南亚的安全与稳定。
来自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学者日前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南亚各国深化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讨论和理解,通过加强与中国的联通来加速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
第六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16日下午在澳门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位政府官员、业界领袖和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区域合作互联互通,旅游经济共商共建”开展讨论,探索旅游合作如何有利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商共建,创造机遇与协同效应。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9月12日发表新西兰梅西大学高级讲师马克·兰泰尼的文章称,在今年年中以前,“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北极经济意向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官方联系。人们普遍认为,开发北极的贸易价值将是一项单独的更加长期的工程,独立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所辖航道之外。这种看法或许要改改了,因为今年6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政策文件,更好地看出北极将如何加强与“一带一路”等中国宏大贸易政策的联系。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次区域合作以地域上相对集中、参与国范围较小、合作目标相对单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合作方式而存在的。近年来受英国脱欧、欧洲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欧洲一体化发展前景蒙上阴影,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欧盟层面或者欧洲层面上的合作多以会议、磋商为主,各领域开展的务实合作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在这种背景下,次区域合作成为推动欧洲稳定的重要力量,逐渐纳入人们视野,引发关注。
加强区域合作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合作工作,对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明确工作要求。
几经周折,东盟的创始国得以意识到,东盟的生存力取决于各国彼此协调的方式,而不是通过竞争排斥来解决更大的区域问题。这是东盟存在的理由。现在东盟是区域合作的主要平台,但是这种合作的凝聚力正面临着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的考验。东盟来之不易的经验表明,跨行业合作与协调是克服跨境挑战、实现区域一体化成果的必经之路。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东转移。作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亚洲地区应继续走在区域合作的前沿,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提升区域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经济全球化,创造新一轮辉煌的亚洲发展奇迹。
中国黑河市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一江之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两地共同举办各类展览会、洽谈会等,在多领域开展交流,区域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为期4天的第30届东盟峰会4月29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落幕。这是东盟10国领导人在东盟成立50周年之际的首次聚首。他们一致认为,东盟在过去50年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值得骄傲,并承诺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一个东盟人内心认同的开放、和平、包容、有弹性、稳定和繁荣的地区组织。
中巴经济走廊(CPEC)是中国“一带一路”(OBOR)倡议下最大的投资计划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价值估计达460亿美元并可能使中国成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中心。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似乎已跌至谷底。随着2016年6月的英国退欧动摇了欧盟,世界上经济最不一体化的地区面临分崩离析也就不奇怪了。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的兴起似乎将区域合作降到了国家优先事项清单的较低级别。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15日在立法会作2017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时表示,特区政府将巩固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利用自身特点,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事务,致力互补共赢,提高合作成效,增强区域竞争力。
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定于11月3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在本次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上,与会各方将讨论如何落实今年6月上合组织塔什干峰会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其制定的各领域合作具体举措。此外,在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相互促进、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中方将提出新倡议和新举措。
由澳门理工学院主办的“区域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澳门召开。二十多位来自内地与澳门的学者就“十三五”期间澳门与周边地区进行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
在老挝首都万象召开的第49届东盟外长会议25日发表联合公报。公报强调东盟将全面、有效落实《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以建设一个法治和以人为本的东盟共同体。公报从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东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针和原则。
东亚合作系列会议23日至26日在万象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与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正推动与东盟及其他伙伴签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中国与东盟的目标是在2020年左右,建设以东盟与中日韩(10+3)为平台的东亚经济共同体。
显示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