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数据要素价值不断释放,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快。
2021年12月14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到2025年,广东将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海洋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同时,将建成10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5个千亿级以上的海洋产业集群。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认为,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起草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1月4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工作会议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在会上作了《坚持稳中求进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报告,总结了2021年铁路工作,分析了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22年铁路重点工作。
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布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原材料工业未来5年总体发展方向和未来15年远景目标。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日前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20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十四五”时期该省重点从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协调融合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社会治理体系六大领域梳理谋划重大项目500余项,估算总投资1.5万亿元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APP突破100万个,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近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商务部印发了《“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商务部日前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中国欧盟商会近日发布一份调查称,部分外资企业担心在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中参与度受到限制。这是对中国政策的误读。事实上,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十四五”时期,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全面启动实施,新增高标准粮仓仓容2000万吨,建立一批优质粮源基地,完善一批引领优质粮食的相关标准,培育一批优质粮油品牌,优质粮食增加量年均增长10%以上。
10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
10月11日至12日,由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办的2021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京举行。大会以“创新赋能,筑基未来”为主题。
日前,《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下发,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从7个方面提出了28项具体任务,力争到“十四五”末率先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协同,核心是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日前,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数据显示,上半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008.8亿元,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近17%的外资。
27日,海关总署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公布了《“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规划对口岸安全、深化海关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海关国际合作机制等内容作出重要布局。
开局良好,前景可期。“十四五”开局之年过半,北京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精尖产业发挥引领性作用,市场消费持续恢复,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正奋力加速前行。
显示 90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