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文章分析了欧盟实现半导体战略自主的尝试。首先,它概述了当前半导体短缺的原因和程度。它详细说明了疫情和大国竞争等事件如何构成欧盟无法忽视的巨大挑战。接下来,文章审视了欧盟半导体政策的现状。文章最后评估了欧盟政策成功的前景。
据韩国《NEWSIS》12月21日报道,韩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洪楠基12月21日在“第17届创新成长BIG3产业推进会议”上表示,为维持半导体超领先优势、生产世界最好的电动汽车、迎接生物经济时代等,明年将动员所有政策力量,全力以赴确保三大产业到2025年达到世界第一竞争力。
韩国政府在今年5月份制定了“韩国半导体发展战略”,将联合企业建立集半导体生产、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和尖端设备设计等为一体的高效产业集群,目标是在2030年前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导体制造基地。
有研究显示,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低迷后,全球企业正在大幅增加投资,而上一次出现类似的高速增长还是在 2007年。在欧洲,汽车、半导体和电信成为投资高增长行业。气候政策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后需求强劲反弹同时伴随供应瓶颈,以及超低利率成为投资形势反转的先决条件。
2017年的一项针对美国半导体制造商的调查显示,77%的受调者都认为半导体行业存在人才短缺。为填补差距,有关政府和企业正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然而,仅仅花更多的钱并不能缩小人才差距,还需要时间。
今年上半年,韩国经济正逐步走出“泥潭”,但随着7月起境内新冠肺炎疫情反扑势头迅猛,下半年经济不确定性渐增。为克服疫情危机、调整经济结构,韩国去年发布“新政”,今年加大对半导体、二次电池等产业的扶持力度,部分经济发展政策与我国理念相契合,但产业内的头部竞争也对中企形成新挑战。
作为电子设备的基本组件,半导体对于从智能手机到汽车的许多产品的生产至关重要。因此,确保可靠的半导体供应以保护一系列行业的生产线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政策目标,尤其是在对抗性日益加剧的国际环境中。欧洲在全球半导体生产中的作用很小,这表明欧洲高科技创新环境存在缺陷。这应得到解决。
拜登在中美半导体冲突最激烈的时刻接任美国总统职位。对此,半导体行业人士曾一度对拜登会审核或逆转特朗普的出口管制政策充满期待。然而,拜登的行为越来越表明,在他担任总统期间,美国出口管制的总体方向将与特朗普执政时期保持一致。
据韩联社7月29日报道,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部长洪楠基29日主持召开了革新增长三大巨头(半导体、未来汽车、生物健康)推进会议。
在这场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中,拜登政府正试图迎头赶上。美国政府正在重新学习如何对半导体进行战略性思考。面对半导体供应链的全球政治化和其他芯片生产商的国家补贴,华盛顿得出的结论是别无选择,只能制定支持半导体的产业政策战略。
目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近年来的最大挑战,即半导体短缺,而半导体是手机、汽车、工业机械、家电等的重要组件。这种短缺状况似乎在短期内无法结束。
据韩联社6月6日报道,韩国水资源工程公司为实现“K-半导体”全球主导权,将着手进行半导体生产所必需的“超纯水”国产化。
几十年来,西方企业一直受益于将中国融入它们的供应链以及向中国市场销售产品。这发生良好关系持续期间。如今,这一时期结束了。美国正在与中国竞争。 半导体是这场竞争的技术焦点。
半导体是“现代电子的大脑”。从汽车、电子设备到基础设施,半导体对各种应用都至关重要,并在经济和社会数字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是一个日益政治化的全球贸易领域,在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之际,半导体已成为人们对安全和经济主权担忧的焦点。
日本车载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电子公司总裁柴田英利19日在线上记者会上表示,由于设备采购等问题,3月份发生火灾的那珂工厂出货量完全恢复至火灾前水平预计将比原计划延迟7到10天。
显示 116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