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浙江杭州良渚召开,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名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日前启动双方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主馆联合主办的“镕古铸新:宋元明清铜器特展”。
包括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在内,来自国外21家顶级博物馆和国内17家头部博物馆的馆长及代表12月3日至4日汇聚上海,参加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共论古老博物馆如何创新求变。
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埃及博物馆已做好开馆准备。
海外高端文物展密集在中国举办,让中国观众近距离感受和欣赏华夏之外的人类文明瑰宝,领略文明对话的魅力。
上海博物馆、埃及旅游和文物部最高文物委员会5月共同宣布,将于今年7月在上海联合举办“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将持续至2025年8月。
日前,一场名为《亚洲艺术展览:中法新视角》的国际研讨会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举行。
当地时间8日,一场名为“亚洲艺术展览:中法新视角”的研讨会在位于法国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内举行。
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参与了乌兰县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和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发掘项目,这两个项目分别入选2019年度和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伊朗国家博物馆馆长杰布拉尔·诺坎德5月18日在首都德黑兰表示,伊朗同中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正不断深化。
截至目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牵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博物馆联盟、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亚洲国家博物馆联合会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已有近200家国内外博物馆参与其中。
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和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欢乐春节——走进博物馆过大年”活动24日再次走进澳国家海事博物馆,吸引了约800名民众参与。
智慧博物馆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提供“人、物、数字空间”三者之间的双向多元信息交互通道,实现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并具有自主学习、迭代提升能力的博物馆新业态。
11月29日上午,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暨石峁博物馆开馆仪式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举行,标志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遗址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泸州老窖作为“浓香鼻祖”,始终肩负民族文化复兴使命,以博物馆为载体,讲述泸州两千余年的酒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经过近十年筹备,博物馆终于迎来中国故宫博物院专家,助其修复、清点一百年前抵达斯洛文尼亚的中国藏品,为举办“斯库谢克藏品中国文物展”做准备。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宝尔博物馆希望成为美中人文交流的桥梁,让美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更多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国当代的发展。”美国宝尔博物馆馆长肖恩·奥哈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由衷表达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文化交流合作的愿望。
10月8日,中国彩塑壁画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暨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山西省晋中市举行。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30日举办仪式,接收中国画家韩玉臣创作的两幅西藏题材油画作品并将其纳入收藏。
为加强沉浸式体验,中国的博物馆已经开始利用数字人来提升参观者对历史和文化的身临其境之感。
显示 5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