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国内能源需求增长,印度政府计划将煤炭产量从2014-2015年的6.07亿吨增加到2019-2020年的15亿吨。这需要促进国内经济活动,增加制造业占GDP的份额,从而改善就业前景、扩大电力接入。
印度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吗?随着最新的技术将广泛取代人类劳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此失业,从而产生问题。印度须为未来挑战作准备,让中小型企业的基础设施更加强大,以解决低技能人口的工作问题。
本文研究有助于增加印度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基础设施因素,以及根据不同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和公共服务质量,评估印度一线城市的状况。结果显示,较大的城市比较小的一线城市(按城市人口规模)能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基础设施。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或不会大幅增加人口聚集度,但会大为提高城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消费部门的主要角色是制定产品标准,替政府监控国内主要商品的价格,从而抑制价格波动。该部门该如何展示成果呢?印度消费者事务部部长Ram Vilas Paswan选择了三个非正统领域体现其积极主动性。
本文介绍了在银行业负担着的不良资产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时,印度以外国家的做法。本文还考察了印度的坏账情况、资产重组公司(ARCs)注册的情况,以及这些公司在印度营业时面对的变化的监管要求。
尽管印度在GDP增长方面发展迅速,其在人类发展方面则表现不佳。这意味着印度民众的医疗卫生和教育水平要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在新兴经济体中也排名靠后。虽然印度的基尼系数仅为35.2%,但如果没有人类发展,印度仍将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
印度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航空旅游市场。国内旅游也为国外旅游铺平了道路。因此,爱彼迎公司(Airbnb)CEO切斯基认为10年内印度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
通过动态劳动力需求方程的估算,本文发现技术虽然减少了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力,但并未减少印度制造业的就业总量。然而,技术对劳动力需求的定性效应则非常明显。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新技术的采用以牺牲中等技能为代价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导致了制造业工作的两极化。
根据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加尔各答分部和科尔加塔印度管理学院2016年10月“25年来印度的经济改革:回顾和前景”会议上的发言和讨论,本文提出了制定印度“经济改革2.0”议程的广泛建议。本文虽没有给出详尽的改革清单,但给出了会议期间商定战略的指示性建议。
莫迪政府自上台以来,为吸引外国投资进行了各种改革,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大为减少。由于政府努力放宽外国直接投资限制,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近年来的作用逐渐式微,废除这一机构的决定值得欢迎。此外,这项决定符合政府为外国直接投资创造有利条件的承诺。
印度这样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须面对这样的现实,适龄的劳动人口必须有工作且受到足够的教育,使其能够找到收入合理的工作。近日印度联邦劳工和就业部长表示,到2020年,印度将确保该国5000万人的就业。考虑到当前情况,这一目标几无可能实现。
全民基本收入这一术语包含着多样的目标和实行模式:其倡导者通常谈论着完全不同的问题。其具体动机可归纳为:减轻贫困、使无效的官僚机构最小化、收入再分配,以及为机器人和电脑将无情取代人类工作提供应对方案。
自贸协定不仅涉及比较优势,而且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贸易的相对优势。现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加深,国际贸易不断扩大,贸易协定也日益复杂。印度的自贸协定虽有利于经济,但却杂乱无章,需要进行修订。
显示 132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