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储备银行(RBI)新行长帕特尔(UrjitPatel)降低了回购利率,将致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出现期待已久的下降。印度政府一直希望降低利率,而利率降低也的确能促进投资。但整体而言,印度银行业需进行大规模改革,以便将回购利率转变为更加密集的银行业务。
印度税率繁多复杂的税收制度是投资者和行业面临的最为困难的问题之一。2016年8月3日,印度通过了令人期待已久的经济改革措施,以简化和统一税率。
数字经济将实现发展和繁荣、促进增长的观点几乎已成为了决策者、经济学家和创新者的普遍看法。近日在德里举行的“印度经济论坛”的主题就是数字改革的作用,特别是数字经济在促进包容性增长方面的作用。
印度的出口前景似乎依然不错,印度财长亚特力曾向来访的美国商务部长普利茨克表示,希望印美贸易额增涨五倍,由目前的1090亿美元升至5000亿美元。这一颇具雄心的目标取决于美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印度工业的发展。
印度与东盟十国达成的自贸协议是否推进了印度企业全球化的向东发展?因与中国的矛盾,为扩大海外投资选择,东南亚地区最近成为了日本的主要投资地。因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该地区亦成为了美国的海外投资地。印度同东盟于2010年1月签订了自贸协议,这一协定或是印度最为重要的协议。
印度4-6月的GDP增长为7.1%,低于预期。当世界需要增长引擎时,这尤其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消息。需要更多刺激措施的下意识反应是错误的。现在需要更好的数据来激发更好的决策。当前,印度采取的方法是正确的:控制通货膨胀并推动改革。改变这一做法将是一个错误。
商品服务税委员会秘书处的组建应简洁且优先考虑人员技能。邦政府提名人员开销应由邦政府负担。这些人在为委员会工作同时也能代表各邦政府的利益。各邦政府的部长和高级官员分别在委员会和秘书处担任代表,这是联邦制的最好状态。随之而来由下至上的共识将推动决策的时限。这或许是联邦制的一小步,却是印度的一大步。
只有政府出台更公开且有利于市场的政策,印度经济才能从中获利。虽然拉詹可能很快就要离职,但印度将任命具有公信力的专业人士延续拉詹稳健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这对政府推进改革议程的目标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银行和金融这样关键领域的改革。
“印度崛起”是眼下学界热门话题,尤其是印度官方接连公布的GDP增速超过中国后,欧美与印度不少媒体更是欢呼雀跃——“印度超中国,成全球增长火车头”“印度是全球经济低迷中的曙光”等说法层出不穷。当然,也有一些质疑印度经济增速“注水”的声音。“印度崛起”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过去十年,印度在医疗健康方面进步显著,但在许多重要的健康指标上仍十分落后。废除强调“一刀切”的中央政府资助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随着更大力度的权力下放,在设计、建立和执行卫生计划方面,各邦政府必须拥有更大的政策和财政自主权。联邦政府的工作应该是通过NITI鼓励权力下放和地方层面的医疗健康服务创新。
显示 132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