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等机构共同举办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利用地球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建设培训班”在京开幕。
近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沙特阿拉伯库巴市举办了一场沙滩清理活动。参与者们在海滩上捡拾垃圾、分类废弃物,并向周围群众开展环境宣传,加强了企业与当地社区的联系,体现了中国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
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吉拉尼日前在伊斯兰堡说,中巴经济走廊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优先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巴发展带来变革。
印太海洋资源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利用印太地区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并推广管理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金融工具。
如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样板?在6月15日举行的“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会议”上,百余位来自海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组织代表齐聚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为世界地质公园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过去十年,非洲各地开设了十余所鲁班工坊,彰显了中国致力于与非洲大陆分享职业教育经验。这些学校与其他众多中非人才建设合作项目一道,为推动该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月6日,博鳌亚洲论坛利雅得会议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大会主题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能源转型”。
近几十年来,亚太地区在减贫和减少饥饿方面取得稳步进展。这一发展的影响在粮食安全提高、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健康和福祉改善等方面体现明显。
“一带一路”倡议吸纳青年,坚持绿色投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典范。随着各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下团结起来,“一带一路”倡议为建设一个具有复原力和环保意识的世界铺平了道路。
11月11日,首届“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SDGs Award)颁奖典礼在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举行,全球三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9日在德国慕尼黑宣布,将2023年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授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以表彰他在推动全球交通电动化和能源革命进程中的卓越贡献。
第三届中瑞地方可持续发展论坛10月31日在瑞士苏黎世成功举办。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者,中国正在积极向绿色经济转型。这反映了中国在平衡全球经济发展与环境责任方面的领导作用。
各方越来越重视把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专门的中巴经济走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对话机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为实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对接提供宝贵见解。
为期两天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会议通过旨在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治宣言。
在6日举行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投融资国际论坛2023上,与会嘉宾表示,应对气候变化与推动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支持“纯绿”项目,还需大力发展转型金融,鼓励金融资本支持高碳行业和企业实施转型,助力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29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助力全球南南合作”主题论坛上,中外嘉宾就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助力南南合作实践进行交流,并围绕绿色低碳合作与投融资机制创新展开研讨。
要在欧盟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长期平等伙伴关系,必须重建信任,应对结构性全球挑战,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当前需求和优先事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7日警告说,世界已经“严重偏离”了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他呼吁各国“在2023年有所作为”,现在就加强行动。
通过将生态系统服务、环境退化、社会问题和生活质量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显著重视。这种变革发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可以被视为一场革命。
显示 408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