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中国和印度作出的决定对地球和全球繁荣极其重要。毫无疑问,中国和印度在气候和经济方面的作为的确是对传统规则的创新。令人激动的是,两国也愿意这样做。它们推进这一进程的方法能够为世界上其它国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教训。
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办,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高邮市林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农村生物质应用技术研讨会暨高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经验交流会2月3日在京召开。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业内专家、学者共济一堂,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2018年的关键问题是,2017年环境与发展不利的趋势会继续还是会向积极方向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六个问题: 空气污染;石油未来;全球气候行动的进展;污染排放量;水资源压力;海平面上升。
本文研究了在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发展援助的作用和目的。本文特别探索了美国政府捐助者和关键合作伙伴提高民生和加强治理,及帮助人们获取食物、能源和基础设施等必要资源的方法。本文还着重介绍了美国参与国际发展的现状,深度分析了美国未来在发展领域的挑战、机遇和重点。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日程将多利益相关者合作伙伴关系(MSP)定义为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具。但是,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之间的此类合作伙伴关系之前的经验展示出的结果令人喜忧参半。
本报告显示了未来碳基金所支持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为实现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环境和经济协同效益。报告还提出了对这些协同效益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于私营部门在发展中的作用的争论已是老生常谈。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私人投资在促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的主要作用。现在,私人融资已成为资助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核心组成部分。有两种并行趋势进一步提高了私人资本在发展资金中的重要性。
“2017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企业峰会”19日在京举行。ofo小黄车作为全球共享单车的代表,凭借杰出的节能减排贡献荣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17中国企业最佳实践”,并携新成员共同发布《中国企业参与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倡议》。
水在电力生产(火电厂冷却和水电)及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水的处理、分配和污水处理则需要能源。在水或能源任意一侧所作的选择都可能对另一侧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国在水和能源间的平衡,并提出了一些旨在确保所作选择长期可持续性的建议。
越来越多的人对发展中国家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表示乐观。近年来,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活动在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循环经济战略可以帮助较低收入国家跳跃式发展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较低收入国家在很多方面比发达国家经济更加具有可循环性,问题是如何将这种循环性变成机遇。
如果各国不能确保对《巴黎协定》的承诺,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将对各经济体造成更加毁灭性的破坏。人们如何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作者敦促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当前的经济体系,并提出了具体方式。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约200名学者6日在香港参加第二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共同探讨利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和地球大数据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能源已经并将继续在世界重要新兴经济体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些国家日益成为能源需求增长和能源投资的中心。这些国家作出的能源发展决策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能源消费、燃料选择、贸易模式和其它因素的未来水平。能源与发展领域正在发生多项重大转变。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授莱昂纳多和农业工程师丹尼尔共同发明了一个小设备,功能是根据土壤的湿度自动开关浇灌水源,帮助农户在灌溉时节水节电。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7日发布“2017年国家自愿审查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进展综合报告”。今年提交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情况自愿审查报告的国家增加到43个,大大超过2016年的22个。
发展中国家积极致力于参与可持续标准的趋势是受欢迎的。使自愿性可持续标准适应国家优先发展事项并在国际层面表达南部国家的观点,将提升此类以市场为基础的工具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日程的贡献。
印度政府不同机构内似乎缺乏凝聚力,导致发出相互冲突的信号。这需要迅速予以处理,避免对印度在2030年前实现40%非化石燃料装机容量的承诺产生严重影响。
联合国9月初召开了主题为“聚焦人民:为在可持续的星球上所有人的和平与体面生活而努力”的第72届年度会议,和平与冲突的解决方案继续被推向中心舞台。联合国已将提高对“和平外交”的关注纳入2015年提出的“维系和平”日程下。
水对于人类和环境而言必不可少。水在适应气候变化中还扮演着根本性的角色。作为一个跨领域的主题,水为跨行业实施2030年发展议程提供了巨大的潜能。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近期在中国鄂尔多斯举办,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今年的主题只反应了沙漠化是人类贫困造成的,没有表明沙漠化是诸如气候多样性和人类不可持续发展活动等因素的结果。造成沙漠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
显示 404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