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直接影响金融行业的财政政策的设计、制定和实施,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东盟和中日韩的成功政策经验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为政策制定提供广泛建议。
研究表明,数字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之间存在积极关系。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区域经济和政策合作,实现共建国家的快速发展。虽然学者们密切关注其对共建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环境的影响,但很少有研究关注中国金融发展对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显著推进了共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长期以来,多边开发银行在资助和支持全球发展倡议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它们目前的结构和做法继续阻碍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得进展。
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专门的中巴经济走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对话机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实现中巴经济走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对接提供宝贵见解。
通过将生态系统服务、环境退化、社会问题和生活质量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显著重视。这种变革发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可以被视为一场革命。
在非洲投资人力资本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非洲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贫穷、高失业率、获得教育和保健的机会不足,以及缺乏基础设施。这些挑战只能通过投资非洲大陆的人力资本来解决。
发展中国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影响,财政缓冲能力丧失,债务增加,信用受损,导致增长前景下降,面临进一步危机。减贫进展停滞,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一直在积极思考适当全球反应及其对多边开发银行体系的影响,重点是世界银行。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13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部长级会议上致辞说,中国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显著进展。
联合国多位官员在5日开幕的202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上表示,发展问题面临挑战,国际社会应共同行动努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超前”,而全球进展仍然有限。
高效的网上纠纷解决机制是重要的数字贸易促进政策措施,可以保障网络秩序,增强网络用户的信心,同时也能有效推进涉及司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经济、社会、环境等3大类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各国指明了发展方向。然而,这一努力在2019年之前就已经偏离轨道,而现在,正如《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所显示的那样,情况进一步恶化,相关努力在许多领域停滞不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行动需要一个涉及可持续性各个方面的过渡。同样,如果不对气候变化采取强有力的行动,《2030年议程》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无法成功实施。
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是一个愿望清单,有169个子目标和247个指标来衡量它们。每个国家都应该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国家行动计划(NAPs)来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具化,明确指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目标和指标,同时提供明确和现实的时间表和预算。
虽然可持续粮食生产是许多国家农业政策的组成部分,但可持续粮食消费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国家目前的粮食系统不鼓励健康和可持续的饮食。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可持续粮食消费的关键要素,并在欧盟农业政策的背景下评估了它们如何与现有政策指标(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目标12)保持一致。
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走过半程之际,关于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在这个关键时刻,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筹集资金至关重要,因为每年的资金缺口高达3.3万亿-4.5万亿美元左右。有必要探索各种渠道。
来自全球各地的经验证据表明,包容和参与、问责制和法治,以及透明度和对腐败和犯罪的控制,可以提高海洋和海岸防护工作的有效性,并有助于促进渔业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环境、社会和经济。本文主要讨论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以及围绕这一目标的争论。
作者建议设立一个全球南方发展援助委员会(DAC),作为协调南南发展合作并提高其有效性的制度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显示 13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