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议程旨在解决疫情暴露出的脆弱性和缺点。将近一年过去了,各国复苏情况如何?这些复苏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2030年议程》的变革性雄心和设计?如何确保复苏计划和投资能够使人们更接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德国发展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一系列高层对话提出并讨论了这些问题和许多其他问题,本文介绍一些初步见解和要点。
2021年5月22日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向全球在线发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评估报告》。
缅甸最近发生的政变对该国未来的发展轨迹提出了更大问题。对于缅甸而言,围绕经济增长、环境可持续性以及恢复和平与安全的关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中国在实现卫生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面临着五大挑战,即肝炎、结核病、非传染性疾病(NCD)、医疗自付费用和老龄化。其中,非传染性疾病是中国最大的健康威胁,中国年度死者(998万人)中的89%与这类疾病有关。中国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
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发展挑战一直是各国政府的紧迫事项,但大流行病的暴发给实现这些目标带来了更多压力。缅甸最近发生的政变对该国未来的发展轨迹提出了更大问题。对于缅甸而言,围绕经济增长、环境可持续性以及恢复和平与安全的关切仍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实现2030年目标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印度而言,印度面临着诸如人口庞大、多样,人均收入低,能源需求上升,基础设施落后,各邦发展不均等方面的挑战。此外,疫情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破坏性后果,这要求采取进一步的抗灾能力建设干预措施,并重新关注关键领域。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全球和区域经济基础不稳固,加剧经济和社会结构失衡。然而,与任何破坏性力量一样,这次疫情为人们通过应对措施重新构想一个更好未来创造机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框架。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国正在为复兴作准备。鉴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包含了人类、社会、自然和物质这4大资本的支柱,这些目标将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可以为各种活动创建全球和本地的创新平台。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8日表示,新冠疫情暴露出人类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等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各国及全人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彼此体谅,完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是有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6数据倡议的第四份年度全球报告,该系列报告旨在评估实现《2030年议程》关于和平、公正和包容性社会承诺的全球进展。《全球报告》为各国政府、联合国官员和民间社会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参考,可帮助他们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16的进展。
疫情和相关危机使可持续发展目标变得更加重要。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摆脱危机的长期努力提供了指引。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需要一种新的视角,人们应该优先考虑什么?本文提出了四个伟大的转变:为了正义,为了环境,为了技术和为了下一代。这些转变代表了一系列迅速发展的全球变化,人们仍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所有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都被分类为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国内的大多数穷人生活在农村地区,缺乏正规教育,且营养和整体健康水平较低。鉴于南亚是全球贫困人口的大本营,它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地区。
本报告为各国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路线图,帮助它们评估自己在多方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中的作用,以及这些伙伴关系如何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揭示了变革性伙伴关系成功的四个关键因素,并详细说明了具有变革性雄心的伙伴关系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以加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动。
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雇主”,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人口都以农业为生。更重要的是,农业还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支柱。本文确定了现代农业最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并说明了这些负面影响会如何让世界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减贫经验”线上研讨会近日举行,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40位前政要、国际组织和智库代表,结合中国和全球减贫实践经验,就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路径展开讨论。
考虑到新冠肺炎危机,发展中国家必须开始改革税收制度,以便在国内创造出更多资源。改革受到抵制的一个领域是税式支出。改革税式支出不仅能增加税收收入,还能改善纳税人对税收制度公平性的认知,提高预算透明度。
面对快速城市化,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采用智慧城市计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1。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城市管理有使集聚效益最大化,同时使污染等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潜力。本文仔细研究了马来西亚的森林城市项目,考察了其对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探讨了如何推动政府和公司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积极影响。当前的经济体系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但这可能以社会不平等加剧和环境恶化为代价。为了使企业成为目标驱动型企业,有必要对经济体系(包括具有长期定位的机构)的治理进行更广泛的变革。
根据有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新进展报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电气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国政府采取了明确的政策行动,并得到了发展伙伴的大力支持,因此取得了重大成功,令人鼓舞。然而,尽管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七”的全球电气化目标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但该地区在享受电力供应的全部好处前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实现十七项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这种情况表明,人们需要有应对全球挑战的共同框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所有目标,各国需要有集体行动,才能取得真正的进展。
显示 133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