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的深圳国际仲裁院,发挥“一国两制三法域”优势,与香港、澳门联动,持续推动国际化发展,构建中企出海的“法律护航编队”。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航空产业链遭受重创,大量航空纠纷亟待解决。针对此,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于日前正式启动“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仲裁助航’”项目,旨在降低航空企业争议解决成本,帮助航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柯良栋16日在南宁表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余年,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具活力的典范。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企业国际化布局趋势加强,国际贸易日趋繁荣,各方要不断提升商事法律领域合作,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RCEP协定落地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卢鹏起18日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商业交易模式日趋复杂,国际经贸投资纠纷日益增多,国际仲裁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很可能将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推动许多国家的发展;无疑,它也将为国际承包商、顾问和专家带来机遇。不过,在他们参与“一带一路”的热情之下,参与各方不应忽视达成合理契约的必要性,其中适当的法律和争议解决规定不可或缺。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拥有通过增进贸易往来和深化经济纽带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潜力,然而,它也会带来一系列商业合同和合同执行方面的挑战。
据厄总检察院公布的最新报告,厄政府与私营公司之间的国际仲裁仍有16起尚未完结,公司向政府索赔金额共计23.61亿美元。2008-2018年间,厄政府共涉国际仲裁45起,其中已完结26起,撤销3起,涉及的索赔金额高达147.72亿美元,根据仲裁结果,实际赔偿金额较索赔低107.45亿美元。
随着跨境贸易流动的增长,区域贸易协议为更高的贸易增长提供了机会,太平洋地区对国际仲裁的需求变得更为紧迫。此外,太平洋地区还亟需国际私人气候融资,以便应对该地区紧迫的气候变化弱点。
显示 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