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于2月5日正式对外发布其新版中亚战略。过去几年,西方世界对该地区重新予以关注。自2013年以来,该地区已大大融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早在约一年前,欧盟也发布了其中亚战略。欧盟和美国的战略有很多相似之处。
中国正迅速成为制定技术标准的强大力量,它改变了国际标准制定的格局,并将地缘政治因素重新引入了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技术过程。从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等新兴技术领域到能源、医疗保健、铁路和农业等传统领域,中国几乎在每个尚待开发和制定技术标准的领域都越来越积极。
黑海地区是地缘政治轴线,其战略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该地区一直受到区域和非区域力量的关注,它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某些历史时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俄罗斯应通过加强其在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军力量来回应北约在黑海地区的活动。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动摇了商业信心,导致全球投资流减少。2019年上半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FDI)下降了20%,至5720亿美元。其中,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了5%,第二季度下降了42%。这或是持续下降趋势的开始。 在没有采取政策干预措施来抵消这些趋势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需要调整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预期。
过去十年是欧盟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21世纪20年代可能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我们或许正处于西方末日的开始。必须引入新一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才能使欧洲重返稳定与增长的正确道路。诸多严峻问题压得欧盟喘不过气,从中期来看,这些问题都无法解决,而且每个问题都很沉重,以至于欧盟可能被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压垮。
全球经济的脱碳以及以人工智能(AI)和5G网络为特征的新一波技术发展推动了确保不间断获取关键矿物的竞争。了解稀土、锂和钴的高度地理集中如何经常成为争执热点,尤其是在世界不稳定地区,有利于识别未来几年脱碳和全球经济数字化竞赛将如何为塑造地缘政治做出贡献。
北极地区的自然、社会、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现实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迅速的变化对北极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北极地区的各种安全挑战通常被单独分析,一次评估一个问题,但是,将这些挑战相互联系起来,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风险的复杂性。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马来西亚项目兼职高级研究员Johan Saravanamuttu发表题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第二届任期与中国》的文章称,在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第二届任期期间,马来西亚制定了全新的外交政策,即寻求与中国交好,同时努力避免自身受到越发动荡的世界环境的影响。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Alice Ekman发表题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地缘政治的新战场》的文章称,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下一个流行的政策和研究主题: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越来越多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与不同部门(建筑、交通、能源、水等)、咨询公司、非政府组织和专家,目前正在开发与“智慧城市”相关的项目。
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下一个流行的政策和研究主题: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越来越多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与不同部门、咨询公司、非政府组织和专家,目前正在开发与“智慧城市”相关的项目。本报告从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将智慧城市视为国家之间地缘政治竞争的潜在领域。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发表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专家M. Sait Akman题为《土耳其“中部走廊”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两相一致还是两相矛盾?》的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发展计划,反映了中国因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平衡发生深刻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利益。
目前,两大地缘政治发展趋势正在改变世界各国的战略评估。这两大发展趋势分别是中国日益彰显的国际力量,以及美国对欧洲、西太平洋地区和波斯湾地区的军事承诺的不确定性。文章指出,面对这两大地缘政治变化,印度需用超前的视野来预测全球战略格局的进一步变化。
东地中海地区存在着多种多重地缘政治冲突。这些冲突一旦爆发,对北非、西亚和南欧国家以及全球航运和能源市场的稳定将带来巨大影响。本文研究了东地中海的地缘政治地图,重点介绍了该地区的地缘政治趋势、潜在的冲突根源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情况。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突破正在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西方社会正在与强大的竞争对手亚洲,尤其是中国竞争。在这样的动荡时期,我们如何规划安全与自由问题?欧洲如何避免陷入“美国优先”与“中国梦”之间?我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创新而又不陷入围绕5G的地缘政治困境呢?
欧盟和欧洲国家迫切需要升级北极外交对话,以解决安全和地缘政治问题。欧盟及其亲密盟友挪威应加紧应对该地区的地缘政治问题。这需要在欧盟经修订的北极战略中予以认真考虑,该战略应呼吁建立一个北极安全与地缘政治委员会。
以往化石燃料相关的地缘政治问题对于可再生能源而言就没那么重要了。然而,随着能源转型的发展,处于政治动荡地区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动态发生变化,这又带来了新的地缘政治风险。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警告欧洲国家,不可依靠美国来保卫北约盟国。马克龙认为,欧洲需要开始思考并采取行动,不仅要将自身作为一个经济集团,也要作为一大战略力量。为此,欧洲首先应重获“军事主权”,并寻求与俄罗斯对话。不这样做将是一个“巨大错误”。
本文探讨了印度现有印度洋战略的要点,以及该国如何利用战略伙伴关系来巩固其在印度洋地区的优势的问题。本文认为,存在(presence)、海域意识、战略合作、创新和非传统威胁是印度可以最大化其海事伙伴关系以应对中国的关键领域。
目前的俄印合作在保留“旧友谊”的某些要素的同时,在贸易和经济、科学与文化交流方面缺乏任何重要互动,而它们对南亚区域进程的政治立场也不完全一致。本文探讨了俄印关系在关键领域的最新发展,以便确定在南亚已成为全球和地区大国的地缘政治竞赛区域之际的双边关系状况。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东地中海的新地缘政治,特别关注希腊-塞浦路斯-以色列和希腊-塞浦路斯-埃及这些新兴的三边伙伴关系的各个方面。作者尤其关注了将这些国家聚集在一起的个人和集体驱动因素和动机,以及这些伙伴关系的优势、劣势和前景。
显示 190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