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会利用一个国家的国内局势,尤其是正在发生变化的国家,通过影响当地行为体来谋求自身利益。但是,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也对一国的本土政治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受大国力量转移影响较大的小国。
当今的国际商业环境比以往几十年更难预测和更具波动性,且涉及更多政治因素。尽管管理者越发意识到地缘政治与他们的活动有关,但对许多企业而言,这种见解尚未导致其行为发生变化。为了能够在更加不确定、动荡和政治化的国际环境中运作,欧洲企业必须提升积极响应并扩大地缘政治意识。
俄罗斯-委内瑞拉关系的演变表明,俄罗斯一直与拉美国家开展合作,在帮助委内瑞拉应对政治经济危机方面发挥了作用。它们既定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主要是能源相关)联系表明,俄罗斯可能会支持其盟国,但不应该高估俄罗斯的援助规模。
英国与欧洲的关系可被描述为地缘政治悖论。地缘政治格局显而易见,英国是重要而又处于外围的欧洲国度,其悠久的历史既维系着与欧洲的关系,又疏远欧洲。现在的政府不能在重大问题上妥协让步,期望不受任何影响。英国政治阶层如果不能抓住机会,阐明地缘政治现实,那么将会失去英国人地缘政治分析的宝贵成果。
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于2017年2月组织了为期半天的模拟演习(SIMEX),以了解当代地缘政治学与太空安全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演习还提出了一些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概述了演习的背景,分析了演习的结果并回答了演习所提出的问题。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一些简要的政策意见。
作为一个处于中东动荡中易受攻击的小国,卡塔尔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大邻国构成的地缘政治威胁、地区不稳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激进势力的抬头以及全球恐怖主义的蔓延。
清洁能源的爆发式增长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诉求,但可能不会对地缘政治产生同样有益的影响。向清洁能源的转型会将能源的地缘政治重新洗牌。现在,美国政策制定者要决定,究竟是让改变的能源格局符合美国利益,还是强迫美国放弃在国际地缘政治中心的有利地位。
"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经济学以控制者获取最大限度利益为目的的生存法则,强调所有参加国"共享"一带一路所创造的经济环境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共商、共建、共享"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思想,即是强调以经济全球化为目标的新地缘政治经济学。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创造一个陆地和海洋,乃至全球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自由化的国际经济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建设要以"共商、共建&am
北约正在以不断提升的姿态强化东翼实力,另外,2014年以来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紧张程度不断上升,为此分析人士纷纷提出基于更广泛角度的应对措施。但是关于俄罗斯对北约可能做出反应的研究仍然不足。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体现出各国会使用多种工具来实现政治目标。“混合战争”(hybrid war)等一些从分析角度看十分复杂、但从政治角度看很有用的术语被提了出来。俄罗斯邻国被认为尤其易受攻击。然而,芬兰在结构上对混合战争的抵抗力相对较强。
下一步如何推进我国金融开放,既取决于国内金融改革的进程,也与国际战略环境密切相关。2008 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整个国际体系的演进带来了深远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出现了新一轮变革。这一变革有哪些新特点?当前的国际环境,尤其是特朗普执政后对多边体制的冲击,会如何影响我国的金融开放进程?如果要营造一个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应如何布局?
俄罗斯近年来国力下降,受到西方孤立,对中国战略倚重加强,加之“一带一路”国际倡议总体上符合其战略利益,有条件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伙伴。“一带一路” 国际倡议规模宏大, 对欧亚大陆乃至世界格局影响深远。中俄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战略协作必然面临诸多挑战,为此须充分考虑到中俄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利用好中俄关系在高水平稳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合理规划战略协作路径,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为核心内容推动中俄战略协作,发挥好上海合作组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是在欧亚权力对比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发生有利于中国的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的洲际地区主义合作倡议,其实质是一个经济地区主义合作机制,因此解决不了洲际安全问题,更不可能“超越”传统的地缘政治。对“一带一路”实质、局限、目标与效用评判标准均需细致的分析与界定,才能避免出现对其评价简单随意的倾向。地区主义与地区化应该彼此推进、相互为用,政府主导的地区主义必须以本地区的地区性水平为基础。
苏联解体后,很多人认为俄罗斯进入了不可避免的衰落期。但是近期这一曾经的超级大国不断彰显实力,这一复兴局面具备可持续性吗?很明显,俄罗斯试图实施恢复自身实力的战略。但是,其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能力比较复杂。
金砖国家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需要以扩员的方式来平衡。新吸纳的国家在上述指标上应当尽可能接近现有金砖五国的平均值,有利于缓冲差异。指标相近的国家可以进行南南合作并得到来自其他金砖国家的支持和帮助。适合加入且呼声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二十国集团中的新兴国家,包括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沙特阿拉伯和韩国也是金砖国家扩员的候选。
上周,沙特主导下的对卡塔尔封锁满两个月。6月,因指控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及与伊朗关系密切,巴林、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开始限制国民前往卡塔尔旅行,并断绝了与卡塔尔的外交关系。这场孤立运动也封锁了公民对卡塔尔网站的访问。这种信息封锁可能在地缘政治冲突中变得很普遍。
地缘政治风险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存在差异。近几个月来的英国退欧和特朗普当选等事件中,金融市场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似乎也非常微小。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无忧无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Eswar Prasad教授警示称,金融市场倾向于低估地缘政治的风险。
没有人可以对当前地缘政治的风险沾沾自喜。地缘政治波动性已成为不确定性的一个关键驱动力,且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依然如此。本文审视了具有地缘政治后果和相互关系的三个风险:保护主义、能源危机及水和食物短缺。
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在本文中针对向气候友好型和循环经济过渡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国家政策、欧洲政策和国际政策的价值的提升进行了分析。本文从四个维度阐述了这一过程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这四个维度分别为:行星安全、长期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多边承诺、过渡过程中治理角色的潜在创新性。
显示 190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