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造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正扬帆出海、叫响全球。
融资服务、风险管理、支付结算……金融机构紧跟企业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开拓创新,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外贸企业更好“走出去”。
3月21日下午,2025徽商“出海”链接会在合肥举办。奇瑞等一批徽商企业齐聚一堂,与相关政府部门共商“出海”良策。
2024年12月以来,安徽省连续新增3家港交所上市公司。老乡鸡、金岩高岭土等一批省内优质企业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表。目前,全省已有境外上市公司27家(含3家A+H股)。
越来越多的皖货出海,打造“安徽品牌”。前两个月,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七成,“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近1倍。
近年来,安徽省企业“出海”步伐不断加快。其中,民营企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芜湖市2013年就瞄准低空经济,建立了航空产业园,目前已集聚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附件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涵盖研发、制造、维保、运营、培训、物流等全产业链,整机重点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达100%。
在安徽省六安市丁集镇这个户籍人口5万多的小镇,目前有500多家企业、超过1.5万人从事婚纱相关上下游产业,每年生产销售近500万件婚纱礼服,年产值达24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新西兰、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月5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2月6日,淮南市顶格召开“双招双引”暨加快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年就开工、起步就冲刺”成为淮南高新区新春奋进的热词。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安徽外贸规模突破8600亿元,创历史新高;外贸规模全国位居第九位、中部位居第一位。
2024年,安徽省三氯蔗糖出口达5200吨,出口额约6500万美元,出口数量和出口额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出口对象覆盖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地区。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安徽新境界专注研发工业机器人,春节假期刚过,公司就实现100%复工复产,抓紧赶订单,冲刺“开门红”。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体育经济”正在火热出圈,其中,羽毛球就成为体育用品生产热、出口热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去年六安地区出口羽毛球货值2100万元,同比增长8.2%。
针对企业认证需求,安徽黄山海关成立“AEO培育专班”,通过“一企一策”精准辅导机制,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针对其物流管理、单证规范、信息系统等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整改方案。
位于安徽马鞍山经开区的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轮轴生产制造核心技术,成为一家车轮产品全谱系覆盖的轮轴企业,产品畅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春伊始,安徽淮南高新区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强化政策靠前发力,推动各项惠企资金精准直达,打通用工、供应链等堵点,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保障产能快速恢复。
如何更高效地出海?安徽给出了新解法——“抱团”出海。2024年12月20日,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成立,让安徽企业的出海之路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安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日前,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今年前11个月,全省实际对外投资24.2亿美元、增长14.6%,总量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增幅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
安徽合力南美公司17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美洲自贸区举行开业典礼,迈出融入南美市场的重要一步。
中国安徽省教育与生物医药推介会27日在伦敦举办。来自中英两国的教育、医疗领域的相关专家、学家参与会议的推介和讨论。
显示 2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