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蚌埠市坚持降税费成本、降用工成本、降用能成本、降融资成本、增发展活力,助推企业扩产达效。
为缓解文旅企业经营压力,安徽蚌埠市积极出台政策,为文旅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保经营、稳生产、促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积极布局搭建区域内金融生态平台,业务模式包括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质押融资、核心企业融资、订单融资。
近日,蚌埠市税务部门通过落实税收优惠、“非接触式”办税、税收数据分析,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好地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排忧解难。
今年3月初,安徽蚌埠市对“四重一小”企业建立联络员制度,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夯实文化载体、加强文明表彰、强化文化服务等,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安徽省蚌埠市通过科学分配债券、强化调度督查、定期通报进度,加快专项债券支出进度,助力经济发展。
近年来,蚌埠市大力支持5G通信产业企业加快发展,“5G”行业企业加速集聚。截至目前,蚌埠5G通信产业已集聚骨干企业40余家,初步形成了“5G”产业链条。力争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积极落实复工复产税费优惠政策,聚焦出口退税“便捷办”、社保缴费“无感退”、延期缴税“快响应”、政策风险“实时防”、调研分析“加劲推”,为企业复工复产添能聚力。
为保障好“三农”领域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市场供应,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安徽省蚌埠市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连日来,安徽省蚌埠市工商联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助力复工复产。
如今,亮出“安康码”已经成为安徽蚌埠人习以为常的动作。蚌埠市正在探索建立“一码多能”的应用体系。“安康码”不仅是随身携带的健康档案,作用正在从疫情防控向更多应用场景延伸。
安徽省蚌埠市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上聚力用劲、化危为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重点项目推进的影响。
安徽省蚌埠市人社局启动档案电子化,对退休审批实行“不见面”审核,同时公布了政策咨询电话和全市各档案托管中心、各区退休办理代理服务机构的地址及电话,提醒参保人员尽量以“无接触”方式办理审批手续。
据了解,截至3月22日,蚌埠市全市工业用电量约68141万千瓦时,同比恢复率92%;当日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约748万千瓦时,全市未出现一家企业因用电受限而无法复工。
日前,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安徽省新认定组建8家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位于蚌埠市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成为新认定的4家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安徽省蚌埠市积极宣传推广“保税备货”模式,运用保税物流中心政策优势,形成区内备货、区外加工的原材料供应链,并采取“先报后补、集中提交”的方式,进一步缩短受理审批时间,减轻企业“跑路”负担,提升办理效率,3月份以来,蚌埠市加工贸易企业已实现100%复工。
为严防疫情输入,防止疫情“倒灌”,安徽蚌埠建立“双检双联五严格”制度,依法、科学、精准防控,切实做好境外来华(归国)人员管控工作。
为帮助减少国际贸易合同或承包合同违约损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蚌埠市贸促会快速反应,积极向企业宣传推广“不可抗力证明”,降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大战大考中,蚌埠市强化各项金融政策落实,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为企业“输血供氧”。截至目前,蚌埠市有关金融机构已累计发放企业融资贷款32.9亿元。
显示 154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