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在宏观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内生动力将持续增强,今年下半年有望进一步释放潜力,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提振世界经济前景。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政策如何发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影响几何?全球粮食危机担忧加剧,中国如何应对?猪肉价格会大幅上涨吗?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作出回应。
本面韧性和政策应对成效,中国经济在新的下行压力下仍有能力实现长期健康增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金融相互影响。但各国国情有差异,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也存在“时间差”,因此宏观政策也有所不同。我国宏观政策要适应自身经济复苏节奏,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多家国际机构与投行的专家认为,中国宏观政策发力,将支持经济稳健复苏。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加剧。在此背景下,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凸显中国经济韧性。进入下半年,随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韧性还将进一步增强。
今年整个一季度中美两国在疫情应对方面的货币政策差异都是市场和学者们热议的主题,同时,这也引起了市场一定程度的疑虑并带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阶段性调整。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指出“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一方面,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
近年来,“加密货币”逐渐成为热词,而为了维持加密货币的“币值稳定”应运而生了另一个概念“稳定币”。这类加密货币往往“锚定”某一法定货币体系,以求获得代币价值的稳定。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为经济平稳运行注入强大政策合力。
本期“一带一路”宏观政策动态监测的时间范围是从2017年12月20日到2018年1月20日。2018年是十九大的开局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五年。
本文审视了柬埔寨、蒙古、缅甸、斯里兰卡和越南这五个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找出了其金融系统的进步之处和持续挑战。确定和解决关键问题将有助于改进现有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欧盟委员会(欧委会)13日发布的冬季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在相应宏观经济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在放缓形势下表现稳健,风险可控。
显示 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