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坚持抗疫情、抓发展,两手硬、两不误。2月10日,繁昌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意见》,从金融、财政、就业、外贸、投资等五个方面明确9条“干货”政策。
记者12日从安徽省人社厅了解到,这个省出台政策激励中小企业吸纳更多劳动者。疫情防控期间新增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可享受1000元/人的一次性补贴。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保监局7日联合制定出台《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意见》,提出支持小微企业应对疫情16条金融举措,全力做好小微企业金融要素保障,帮扶浙江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全力支持抗疫行动。据统计,截至2月6日,工行安徽省分行已为全省24家疫情防控企业发放贷款超4.8亿元。尤为突出的是,为6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投放贷款共计4308万元,贷款客户和总量均居全省同业第一。
2月6日,安徽桐城市出台《关于应对肺炎疫情帮助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意见》,从强化疫情防控应急保障、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精心做好企业服务等4大类15个方面入手,向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难点精准发力,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记者2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获悉,截至2019年末,甘肃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744亿元,较2019年初增加205亿元,惠及3万户,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37%,较上年下降29个基点,呈现出“量增、面扩、价降”的趋势。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将通过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提升小微企业办贷便利度、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宽松的货币环境,每年支小再贷款额度不低于80亿元。
记者从26日召开的天津银行业“百行进万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津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将持续推动“百行进万企”工作,变“坐商”为“行商”,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记者24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截至目前,国开行今年已发放1000亿元转贷款,专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产业扶贫,使更多的小微企业、贫困人口享受到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黄山高新区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促发展、惠民生、稳增长,让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减税红利。
记者12月5日从中国银行获悉,中行日前在境内已完成2019年第一期200亿元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定价。
由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首贷难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一大痛点。为此,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联合山东银保监局等六部门实施了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主动挖掘有市场、有前景但尚未获贷的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
2018年,济南市政府与浪潮集团共建的智慧金融“一贷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通过与齐鲁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天津银行等17家金融机构合作,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创业者不用交资料、不用跑银行,在线就可申请贷款,让数万名创业者的梦想变为现实。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多家单位27日共同启动四川省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零距离,融资大畅通”金融服务专项行动,拟通过发挥政策协同效应、精准开展融资培育辅导,增强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和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实现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的目标。
记者21日从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悉,为了改进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滨海高新区推出“一揽子”科技金融政策,包括设立10亿元高质量发展创投基金,800万元奖励科创板上市企业,设立2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
记者了解到,相关金融机构已为“双11”做好准备,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支付、消费金融等业务,也为品牌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助力小微商家分享消费季红利。
“不用抵押,当天放款,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惊喜。”济南宏圣天佑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陈红云,说起近日从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和平支行获得的54万元贷款,连连点赞。
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介绍,近年来,黄埔区十分重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多次强调要持续抓好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两个覆盖”,厚植非公党建“沃土”,培育民企创新热情。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对此,北京银保监局、海淀区政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把脉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于今年下半年推动设立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为企业融资“开正门”,实现金融服务“可视”“可比”。
中国进出口银行新疆分行立足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通过提供批发资金形式向地方性法人银行发放转贷款,再由其转贷给小微企业,最大程度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将银行转贷模式发展成为政策性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举措。
显示 204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