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日出台《广州市支持台资企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惠台暖企”若干措施》,从10个方面支持台资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克服经营困难,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措施规定,对于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
据广州海关9月2日消息,今年以来广州海关关区化妆品出口逆势飘红、增长明显,1-7月该关共监管出口化妆品2.99万吨、1.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9.5%和33.1%,主要出口国家包括韩国、波兰、英国、阿联酋、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
2020年广州国际投资年会28日开幕,期间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现场签约重大项目超过250个,协议总投资额超6000亿元。
饭桌上的非遗美食、校园里的非遗课堂、商场里的非遗文创、公园里的非遗活动、舞台上的非遗演出……广州市民总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非遗之美。
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10年规划近日出炉,将广州荔湾区政府上月15日发布酝酿多年的《荔湾区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产业规划公示》,未来10年内,大坦沙将按照“国际化花园岛屿”规划改造,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经验,建设为集医、疗、研、养、游全产业链的高端健康生态岛。
8月6日,中新广州知识城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在广州和新加坡两地举行。这是今年以来中新广州知识城首次运用双边合作机制会议,交流中新双方合作新动态,共同推动知识城项目建设发展。
“广州大朗——二连浩特——谢利亚季诺”中欧班列新路线8月9日开通。该班列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出境,直奔俄罗斯谢利亚季诺站,全程运行15天。
记者12日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曾按下“暂停键”的广州会展业已经恢复正常,与之相关的各行业也进一步实现全面复工复产达产。
8月3日,2020世界文旅产业博览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开幕。本届博览会规模达13万平方米,设置各设置各主题峰会论坛近20场,举办6场业内评奖与颁奖盛典,布置展位近8000个,吸引近4000展商参展。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广州2020年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地区生产总值比第一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全面正增长;尤其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超1/4,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提速,新产品、新业态模式快速增长。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15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披露,从7月17日开始,广州将向全社会发放3000万元文旅消费券,以提振市民和游客的消费信心,助推文旅市场复苏。
在广州天河区的摩天大楼和高端商场之间,近来悄然出现一些颇有年代感的“老”建筑。
广州市税务部门积极发挥“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作用,通过“随到随审”“一企一策”“容缺办理”等举措优化跨境税收服务、提速出口退税服务,为出口企业复工复产和稳住外贸基本盘提供重要的税收支持。
广州正在积极打造电影产业集群,通过政策、资金等支持,提升电影产业集聚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发展,这是记者27日从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满载着41个集装箱共900吨货物的“穗满俄”中欧班列,19日顺利抵达广州,成为自2016年8月广州开通中欧班列以来首列“带货”回程的班列。
助力餐饮业复苏,展现中餐之美。新华社“快看”抖音/快手账号5月16日起推出“百姓味道 周末探店”直播活动,精选老字号餐饮名店,由美食主播带领网友直播探店。
10日是广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降至三级的第一个休息日,又适逢母亲节,广州市内众多茶楼餐厅生意兴旺。
中国广州市近日向其友好城市巴西累西腓市捐赠了一批防疫物资。4日,中国驻累西腓总领馆以视频方式与累西腓市政府举行了物资交接仪式。
广州市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工作28日启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受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委托,自4月28日8时起,履行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的动产抵押登记职能,动产抵押登记效率进一步提高。
疫情期间,国际市场的供需重点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对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相关防护物资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为了应对疫情期间的特殊需求,中国企业加紧生产相关产品,却频遭海外国家拒收、退回。
显示 289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