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漫步广西南宁街头,融合东盟传统风格的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各种“东盟元素”尽扑眼底。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2日—15日在南宁举行。
记者30日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获悉,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将于9月13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旨在推进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海上互联互通,促进港口城市之间的友好合作。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广西将启动“渝新欧”“郑欧”冷链班列对接,完善中国—东盟物流信息平台等公共平台建设;并计划为“一带一路”沿线物流建设服务,围绕“渝桂新”南向通道加快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和冷链基地,加强物流枢纽和重要节点集疏运设施建设。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了解到,“十三五”以来,广西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1.89亿美元,是“十二五”同期的1.41倍。
“作为沿海、沿边省区,我们正抢抓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广西商务厅副厅长马继宪8月2日表示,要推动在中越边境地区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兴边富民目标。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广西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900名优秀退休教师,前往广西贫困县、边境县等乡村学校支教,支教时间为2017至2018学年。
“东盟+中日韩‘一带一路’就业服务研讨会”24日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国际劳工组织、东盟成员国、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官员、专家等,共同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各国乃至全球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物流融合的整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方案,广西将在3年内,为80%的主要港口、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示范物流园区引入铁路。这将大大推动广西物流产业的深度持续发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记者近日在中越边境广西崇左所辖的凭祥、龙州、大新、宁明四个县市采访了解到,双边劳务合作及文化交流密切,边民来往频繁。民心相通正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蓝天立12日表示,广西希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借助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辐射作用,与新加坡共同推动由重庆经广西沿海、沿边连通新加坡的“南向通道”建设。
“十多年来,公司借助广西地处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市场不断扩大,年产能从200吨增长到2000吨,这背后离不开广西和香港政府的共同支持。”广西南宁培力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宇龄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香港企业在广西将面临更多机遇。
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凭祥被誉为“中国南大门”,西南两面与越南接壤,拥有“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作为一座国门城市,凭祥积极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呈现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广西以“一廊两港”即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为重点,大力构建国际大通道,打造多领域交流渠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在全力构建连通内外的有形国际大通道的同时,也在深化改革加速保税物流体系、通关效率、跨境电商等无形通道建设。当前一个以港口为龙头,以陆路和空港为大通道,以保税物流体系和物流园区为关键节点,以快速通关为保障,以跨境电商为新增长点,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合作大平台正逐渐成型。
显示 742 条中的 701 到 7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