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历届党委政府,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决策部署,团结带领沙区各族干部群众,大力推进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在库布其治沙历程中,治沙人充分发挥创造力,结合实践,创新了一系列技术,极大提高了治沙效率和效果。这一系列技术主要有:微创气流法植树技术、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三耐”种质资源培育技术、甘草平移种植技术、大数据治沙技术、苦咸水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飞播与无人机治沙技术、原位土壤修复技术等。特别是微创气流法植树技术和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在植树造林技术领域具有革命性。成本低、效率高,而且对土壤原生境扰动最小。
经过近 40 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 6000 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 3200 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沙漠得以治理,库布其沙漠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
库布其治沙:中国绿色发展“名片” 经过近 40 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 6000 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 3200 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沙漠得以治理,库布其沙漠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过去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农牧民生活苦不堪言。经过30年科学治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当地政府、企业、民众的紧密合作下,修复绿化沙漠960万亩,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百姓10.2万人脱贫致富。昔日的不毛之地、荒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
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的沧桑巨变,正是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加强荒漠化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和生动实践。
库布其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过去的库布其,黄沙漫天,一片荒芜;而今经过近30年治理,沙漠里已生长出5000多平方公里绿洲,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
近20年来,政府引领,企业投资,农牧民参与,科研机构助力,众力齐发,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不仅发生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还实现了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产业发展的目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魏永杰研究员指出,库布其治沙对降低京津地区风沙灾害产生积极影响。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治理,库布其沙漠沙尘天气大幅度降低,降雨量显著增加。
在漫无边际的库布其沙漠里,无数砂粒涌起的皱褶如凝固的浪涛,一直延伸到远方金色的地平线。走进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远比想象中要漂亮,水道顺着沟壑蜿蜒,汇聚成一片沙漠湿地,形成了沙水共存的独特景观。沙中绿洲在这片治理区中星罗棋布,不仅改善了沙漠生态,也为发展打下了基础。
2017年8月21日,美国《时代》杂志刊载了《中国对库布其沙漠的绿化值得世界学习》,在国内外引发持续热议和广泛好评。
显示 11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