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座椅、垃圾智能处理技术、系统化物流运输……5月19日上午,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的德国工业4.0展区,17家来自德国500强和拥有工业4.0技术的企业,向前来参会的企业和客商展示了他们的技术、工艺、标准及解决方案,并与河北省51家企业进行自由对接洽谈,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中国制造2025”,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瞄准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助力中国制造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德国“工业4.0”,由德国于2011年提出,意欲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二者携手,是两个制造业大国顺应数字化大潮的必然选择,是先进技术的相互学习与合作,更是互利共赢的强强联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1月发布报告说,2015年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突破百万,排名全球第一,申请量为第二至第四名的美国、日本、韩国申请量的总和。专利申请和论文量猛增,展现中国创新活力。在新一轮技术创新中,企业扮演主角。调查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在中国的研发总投入中占四分之三以上。2015年,在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2500家企业中,中国占300余家。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当地时间20日晚在纽约会见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王毅表示,中德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中方愿与德方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筹备好下半年高层交往,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迈出实质步伐,积极开展三方合作,加强人文交流,确保中德关系深入发展。中方支持德方办好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中方希望德方继续为欧盟如期履行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义务作出积极努力。王毅还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近年来,主打智能制造的“工业4.0”不仅在德国也在中国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实现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的智能制造被认为是未来工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业界人士认为,紧跟这一发展趋势、实现智能升级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转变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中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与德国有较大合作空间。
德国总理默克尔首度访问沈阳之际,第二届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国机会——中德制造业合作论坛如期举行,150余家德国企业积极参与投资洽谈,近20个项目签约落地中德装备园。无论是随行默克尔的西门子、空客、宝马等跨国公司还是中小德企,无论他们已经投资还是仍在考察,越来越多的德国制造企业进一步关注东北,热度持续升温。
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个是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大国,一个是已唱响“德国品质”的制造业强国,不同的发展阶段,却面临相同的时代大势,拥有一致的发展目标。
显示 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