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至3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
4月底,加拿大承包巨头兰万灵公司(SNC-Lavalin)收到一个好消息,世界银行提前两年解除了对该公司为期十年的制裁。制裁一方面是对公司声誉的巨大损害,另一方面,八年时间无法参与国际主要金融机构支持的项目,对于一个国际工程公司,可谓损失巨大。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勇于实践,在1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和运营项目,净利润保持稳健增长,为集团国际业务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0日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3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折合145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
日前,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80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42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新签合同额536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9%。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3.4万人,5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60万人。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12日发布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2020-2021》指出,当前形势下,企业“走出去”主要面临七方面风险,同时由于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来拉动经济发展已是各国政府共识,各国经济刺激计划也将带来对外承包工程的新机遇。
商务部合作司二级巡视员苏予认为,疫情深刻影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对外投资合作面临的风险有所上升,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努力提高防范化解境外风险的能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自2017年政局基本企稳后,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逐步增长。中国企业广泛参与到了该国的交通、能源电力、石油钻探、通信等领域,乌克兰已成为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市场之一。
今年1月份至7月份,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的408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4329.2亿元,同比增长3.3%;7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680.6亿元,同比增长25.5%。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稳中有进,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与埃塞建交40多年来,中埃两国关系友好,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双边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日益加深,为双边合作创造了极好的政治环境。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于晓虹在日前于上海召开的2018海外工程设备物资创新管理论坛上如是表示。承包商、设备物资供应商及服务商逾200名代表参会。论坛旨在提升会员企业精益化管理能力,降低成本与物流风险,规范海外工程设备物资采购及供应制度。
近十年来,中国在中东欧国家承包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中国企业承包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包括合理预算、优质管理、遵守法律、善于沟通、奉献社会等,而失败教训则包括低价竞标、轻视法律、管理不善、水土不服等。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承包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企业行为。所以,在考虑社会影响的同时,更要重视经济效益。
中国驻科威特大使王镝27日说,今年1月至9月科威特与中国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28亿美元,居海合会国家首位。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EPC项目,设计单位在国际项目中需要更多地承担设计管理的工作,类似设计咨询顾问的角色。本文以委内瑞拉A州输变电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为例,谈设计管理应发挥的功效。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年用电量不足1700千瓦时,仅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缺口巨大,将为全球电力企业打开13万亿元的市场空间。中国电力企业在海外市场具备一定优势,龙头企业技术实力已经能和日韩企业对标。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特殊市场,工程承包造价通常不到欧美企业的一半,具备较高性价比,竞争优势明显。此外,通过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引入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中国企业可以联手欧美等企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显示 1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