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商业密不可分。企业家利用技术进步,并凭借技能和运气,将其转化为有利可图的产品。反过来,技术也改变公司的运作方式。
2022年,哈电集团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奋斗,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正式合同签约额均实现同比增长。
12月27日,由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支持,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2(第八届)先进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深度对接大会”在广州黄埔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采用在线直播方式在广州和北京两地同步举行。
欧盟应该在所有政策领域采取一种代际方法,反思一下:我们对当今严峻挑战的反应将如何影响后代?作者认为,这应该包括一个共同的投资战略:为了应对共同的社会挑战和危机,欧盟应该投资于技术和教育,增加欧洲的人力和智力资本。
印度拥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稳定的经济和日益进步的监管,可以为世界各地的参与者提供许多见解,帮助他们导航和塑造未来。技术采用是印度可以引领议程的一个领域。
中国在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正在开展几个CCUS示范项目。中国已经逐步出台和完善许多与CCUS相关的政策。相关的科学和技术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试点和示范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发展势头良好。
世界正在迅速变化,这种快速变化正令人类在许多领域面临挑战:国际关系、政府和政治、经济、教育、医疗保健、通信和媒体、交通等。这种快速变化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具有巨大社会影响的技术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前,全球能源系统正处于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时期。然而,与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统相比,支撑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技术需要更多关键矿物。虽然这其中一些矿物可以在陆地上获得,但环境问题、矿石质量下降、储量减少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人们对从深海开采矿物越来越感兴趣。
在过去50年里,金融部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数字化程度最高、全球化程度最高、受监管程度最高的部门之一。这些发展带来监管挑战,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确保监管有效。本文重点讨论技术应用在金融监管、合规和金融基础设施设计中的演变、作用和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早期,科技行业欣喜若狂。数十亿人被封锁在家里,工作和娱乐转移到网上。许多人希望,随着企业数字化和员工通勤时间减少,新常态将引发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令人失望的是,两年的数字化和远程工作并没有提供生产力繁荣的明确证据。
数字技术允许人们更灵活地安排工作,可以降低某些工作对身体或认知的要求,从而有助于维持中老年劳动者就业。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观念,这些进步就可以创造出经济增长机遇,同时解决要如何供养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问题。这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的关键突破点,因为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的老龄化速度更快。
10年前,手持甲烷监测仪要么过于简单,无法连续监测,要么过于昂贵,不切实际。卫星监测昂贵、不敏感、分辨率低。但现在,Kuva Systems的老板斯特凡·博坎佩尔(Stefan Bokaemper)说“甲烷排放是一个我们有工具来解决的问题。”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日前发布报告,就制定新的国家产业政策向美国政府提出建议,目的是确保美国作为世界头号技术强国的地位,让美国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胜出。
太空已经证明其促进全球繁荣的能力。自1989年第一台商用手持GPS接收器售出后,仅GPS技术就为全球经济带来1.4万亿美元增长。GPS是全球经济和大多数人日常生活核心元素。随着卫星图像多样化,变得更便宜且易获取,以及卫星宽带变得更强大、灵活和廉价,投资于自身能力并结合、利用和本地化这些能力的国家将变得更加繁荣。
新冠肺炎疫情对多个系统都造成冲击。社会保障体系被迫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来缓解冲击。尽管取得许多成功,但需求之大暴露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些断裂点。而自本世纪以来,技术变革步伐变得如此之快,它需要成为应对冲击的前瞻性举措的组成部分。
7月14日,“2022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宣布该博览会将于2022年11月16日-11月1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人口增长和快速城市化正在重塑全球网络,推动发达经济体以外地区对数字基础设施需求。这些趋势正在加速中美在第三方市场商业竞争。在第三方市场,政府必须决定采用哪种通信和技术管理系统。发展高标准智慧城市模式有助于成功振兴国内基础设施,弥合全球数字鸿沟,并在数字基础设施中促进民主价值观。
数字空间的竞争已处于当今全球权力斗争的中心。欧盟不能袖手旁观,要成为地缘政治参与者。欧盟需要学会“玩转”全球技术政治,且应采取雄心勃勃的数字外交战略。
从理论上讲,新技术和就业之间的联系是模糊的。虽然大多数理论表明,净就业将增长,但这在工人、企业和经济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异质性。越来越多文献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和特定行业部门的总体数据,但很少有针对公司和工人个人层面的分析。
由于美国政客对中国极不信任,美国人可能很难将合理的国家安全或经济担忧与假想的威胁区分开来。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说:“担心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这简直是杞人忧天,我想说这是妄想。”美国不可能独霸技术未来。
显示 135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