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前总统卢拉与前科技部长塞尔吉奥·马沙多4日在巴西《圣保罗报》上发表联合署名文章称,发展科教事业是重建巴西未来的关键,而中国正是科教兴国的突出榜样。
2021年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18日至19日在越南首都河内举办,研讨会以视频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以进一步促进中越两国的人文交流。
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17日与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合作开展旨在助力巴西教育的社会公益项目。
中国援南苏丹教育技术二期项目启动仪式6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举行。南苏丹副总统阿卜杜勒巴吉在启动仪式上说,该项目将为南苏丹带来中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宝贵经验,为南苏丹制定中小学新课纲等教育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巴西东北部塞阿腊州与中国福建省结好二十周年高等教育合作线上交流会11日举行,与会代表深入探讨国际化科研合作的战略对接方法。
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契机,海南正逐渐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高地。据统计,近两年来,海南全省累计签约各类教育合作项目100个,已落地实施70个,累计开工各类教育项目412个,总投资近200亿元。
南苏丹共和国教育发展面临的窘境,使之被当地政府列为仅次于国防的重点发展领域。
中国支持该国某些最偏远地区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努力已经结出果实。
中国在中亚越来越多的参与影响着当地年轻人的生活。2000年至2017年间,在中国高校就读的中亚国家学生人数超过14.4万人,显示出中国对中亚青年的强大影响。
近年来,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的发展(如ChatGPT)为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开辟新的可能性。
近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安徽灵璧县坚持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现代化美好灵璧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用新理念构建新思路,用新思路制定新举措,用新举措培育新动能。
记者30日从教育部了解到,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7873.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3%。
“十三五”时期,安徽省霍邱县“两一”(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学年度巩固率99.01%。
让群众少跑腿,让教育民生服务更便捷,巩义市教育局结合务实为民、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在机关作风建设上再提升,在业务深化、能力提升上再推进,经过对教育各项服务的再梳理,2022年率先开展暑期服务,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做好中小学生午餐供餐,开展“五星学校”创建、品牌学校建设、“一校一品”特色创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全员达标评级活动、校园绿化美化、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 巩义市教育局推出“教育超市”,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教育服务,内容包括学籍管理、困难资助、招生入学、信访接待、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同时,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打造43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小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活动课,投资803万元为63所农村学校建设高标准运动场。 巩义市打出教育改革“组合拳”,破解教育民生痛点、难点,着力破解基础教育在均衡、质量方面“乡村弱”的突出问题,解决公办学前教育供给不足难题,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供应,提升全域学校办学品位、办学质量,促“双减”走深走实,让乡村孩子就近“上好学”,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美好教育。
秘鲁拉利伯塔德学校重建项目2号包近日顺利启用,出席落成典礼的秘鲁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祝贺学校的建成启用并赞扬中国电建的履约能力。
“张伯礼智慧健康创新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寿仙谷育才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揭牌仪式11月21日在杭州育才登云小学举行。
近年来,内地已成为深受澳门学生欢迎的升学选择之一。与此同时,澳门特区政府积极推动澳门学校与内地学校缔结姊妹合作关系。“这有助于增进两地师生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共建教育领域互惠合作的桥梁。”澳门特区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9月20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13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情况。这十年,正在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教育是怎样与世界教育打交道的?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教育的国际“朋友圈”。
9月20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显示 199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