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提高,摩洛哥汉语教学师资力量也在相应增强。孔子学院架起中摩文化交流之桥,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良好诠释。”拉巴特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卡里玛·亚特里比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首届“一带一路”非中艺术交流展暨非中文化论坛 24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以“走进肯尼亚•感知新非洲”为主题,通过艺术交流的形式缔结文化的纽带,以促进民心相通。
2日,首届2018北京·运河国际艺术周在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开幕。本次活动包含为期两天的文艺演出和为期六天的互动展示环节,由北京市文化局、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委员会共同承办,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共同执行。
由中国银川艺术团带来的“文化聚焦·魅力中国”文化交流艺术演出8日晚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国家大剧院举行。演员们表演的舞蹈、民歌、杂技、民乐、舞剧等精彩节目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武术表演《水墨中华》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26日下午,肯尼亚国家图书馆、中国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在肯尼亚国家图书馆内罗毕馆区联合举行中文图书阅览区揭牌仪式。新华社纪录片《我的铁路我的梦》同名图书在仪式上首发亮相。
上帝造水,而人类造酒。水是连接山川湖泊沧海的纽带,孕育了无数生命。而酒是沟通人类心灵的桥梁,在人类交往与文明互鉴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为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硕果之一,“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来自文艺复兴的问候”特展18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11月14日,共计展出作品68件套。
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以“美丽新疆多彩时尚”为主题的2018亚欧时装发布会在乌鲁木齐市开“秀”,来自各地的服装设计师携设计作品亮相,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示时尚文化的窗口。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中国与非洲的交流互鉴。纵使远隔万水千山,有着深厚历史情谊的中国和非洲人民,在交流中加深了解,拉近着彼此心灵的距离。
中国倡议,世界回响。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正从愿景变成现实。在塞尔维亚,无论是国家政要、专家学者,还是技术人员和学生,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并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一带一路”五年来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和收获。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5日至7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系列活动旨在加强中卢两国间人文交流与媒体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因戈尔施塔特市与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24日首次共同举办“中国日”活动。
6月23日,“西班牙语日”在西班牙文化中心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行,14个国家派出代表出席此次活动,约800名中外友好人士参与其中,分享西班牙语及西语国家文化带来的欢乐。
在2018年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于6月16日至17日举办“国韵流芳”民族音乐会。
中国留学生在来澳前往往希望通过融入当地社会,和本地人交朋友并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但是,当他们离开校园后,往往会对社交体验感到失望——无法交上当地友人,且无法从当地企业获得有意义的工作机会。
中国非洲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筹备委员会20日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成立,协会旨在满足中非民众迫切了解对方文化与艺术的需求,丰富非洲各国民众的精神生活,更有效地促进中非各国间的传统友谊,加强中非在文化艺术、人文教育、新闻传媒等领域的交流互鉴。
由中国书法家赵学礼、俄罗斯画家科纽霍夫、翻译家孔德拉绍娃合作完成的《道德经》俄文插图版新书发布会16日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俄大使李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卢贾宁及俄罗斯汉学家和中俄友好人士参加了发布会。
显示 264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