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有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专题吹风会。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1月31日公布,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就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作了介绍。
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对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1月20日,按照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过去一年我国利用外资呈现出规模巨大、结构优化、来源地稳定和区域带动作用明显等特征。
“双循环”提出以后,各地、各领域响应很快,但也出现了一些误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做到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怎样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全球,上半年全球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度下降49%。联合国贸发会议2020年6月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直接投资将低于一万亿美元,和2019年的1.54万亿美元相比下降近40%。
从1108条增加到1235条,一年内增加127条,增幅超过10%——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公开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增加的条目意味着更多新领域将向外商投资敞开大门,外资企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也将更好服务于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迈进。这是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释放的明确信号。会议指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必将会对世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日前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这样表示。
耐克森大中华区总裁于东表示,耐克森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不会改变,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争在2030年全球工厂全部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中国出口管制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针对有记者提出有外国企业对此表达担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同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其中,“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明确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改革思维和改革方法”研讨会12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如何用改革破题新发展格局深入探讨,提出很多真知灼见。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来备受关注。如何准确认识新发展格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10日举行研讨会,多名专家学者就此分享观点。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将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发展变化。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来,广东经济特区取得了哪些成就?将如何发挥特区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广东省有关负责人在24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就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情况作出回应。
显示 43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