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交易团共组织270家企业参与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充分利用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联通国内国际市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深入推进,新疆对外开放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拓展。
11月8日—10日,2024(第十届)格鲁吉亚—中国新疆商品展览会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11月4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分局指导下建行新疆区分行营业部办理了新疆自贸试验区首笔外汇NRA账户汇率期权业务,业务办理企业主要从事鞋帽服装、五金、汽车配件等进出口业务。
11月6日,天津港集团携手新疆商贸物流集团在乌鲁木齐举办新疆服务推介会,并在推介会上正式揭牌成立天津港(乌鲁木齐)内陆箱管中心,这将为新津两地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综合物流服务。
前10个月,新疆铁路双口岸通行中欧班列数量持续走高,达1.35万列,同比增长13.4%;口岸过货量达2376.2万吨,同比增长12.3%,均创历史新高。
喀喇昆仑公路绵延1032公里,北起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将中巴两国紧紧相连。
11月6日11时许,随着一阵嘹亮的汽笛声,满载45组集装箱汽车配件的列车缓缓驶出新疆塔城地区乌苏铁路货场,中国新疆塔城乌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欧(中亚)班列成功首发。
近年来,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1月5日,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经贸合作交流暨乌鲁木齐片区十二师区块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今年以来,新疆不断增加国际航线,织密空中出海通道,扩大互联互通,缩短与世界时空距离。
第一张营业执照颁发,第一批权限下放到位,第一次战略合作启动,第一笔金融支持业务落地……揭牌成立一年来,新疆自贸试验区兵团区块将制度优势与兵团区位优势紧密结合,抢抓重大机遇,扎实探索推进,在引领兵团向西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从吉木乃海关了解到,10月30日,来自北冰洋的20吨活体帝王蟹从新疆吉木乃口岸入境,这是我国首次通过陆路运输方式进口北冰洋活体水生动物,北冰洋直通我国陆路进口通道同步开通。
10月27日,中国南方航空CZ6036航班由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飞抵新疆乌鲁木齐,87名国际中转旅客不需要提取托运行李,直接转机前往目的地,这标志着新疆首个“通程联运”国际航班正式启航。
论坛期间,中哈两国学者围绕经贸合作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分享经贸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还就未来中哈经贸合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展望。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运载货物种类从最初的日用百货、服装产品,拓展至机械设备、水暖建材、汽车等200多个品类,开行班列线路21条,通达欧亚19个国家和地区、26个城市。
2024年前三季度,新疆各口岸通关量交出亮眼成绩单,出入境人员达235.6万人次,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44.8万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94.5万余辆/列/架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4.5%、57.1%、425.9%,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10月15日至24日,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开展文化交流。
新疆的钢材、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番茄酱、干果等通过中欧(中亚)班列运往国外,国外的铁矿、铁精粉、纸浆、粮油等则搭乘班列来到中国。
近年来,喀什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打造出一张绿色发展的新名片。
显示 850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