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梁区依托重点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突出发展动力锂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及分布式能源装备和节能环保产业,以此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46万辆和72.1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05%和81.05%。
5月28日,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项目在沈阳正式破土动工,这是继去年10月沈阳动力电池中心投产后,华晨宝马在推动新能源战略本土化发展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宝马将以本土化研发为主导力量,为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华晨宝马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作为汽车央企,产业报国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要的企业使命。在汽车领域,东风公司率先提出“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五化”概念,让汽车使得生活场景更美好,生活空间更多彩。
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上,海南省省长沈晓明表示,海南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全岛使用新能源汽车。
23日,长城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宝马在北京签署了意向书,双方正在对以合资公司形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合资公司的投资规模、商业模式等细节尚未确定。
工信部部长苗圩30日表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政策稳步推进。日前在京召开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量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在17日于广西汽车工业中心柳州举行的2018国际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研讨会上, 业内专家就新能源车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回应市场的重大关切。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并不排除未来新能源汽车完全取代燃油汽车的可能,但这种取代不会是政府主导的过程,一定是科技创新导致的市场化的,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的过程。
2017年前十月份呈现的总体特征是中国汽车产销量总量上升,而同比增速减缓。国内汽车市场在销量增速方面进入“新常态”,汽车产销量同比上升、汽车产销率增速下降、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保持快速增长、乘用车产量及销量均略有增长、增速则同比放慢。乘用车领域中轿车市场整体处于下降区间、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较快,其中货车产销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客车产销量则同比下降。经过2016年的高速增长后,2017年1-10月份,中国汽车产业的产销量同比增速减缓。
湖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超2万辆。这是记者日前从湖北省电能替代工作现场会上获得的消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近两年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加快,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100万辆,年均增幅超过200%,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全球占比均超过50%。
今年4月,天津高新区车用轮毂电机系统研发企业堡敦(天津)机电有限公司的第一台轮毂电机“18英寸轮毂电机”正式下线。
面对补贴政策退坡和越来越复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相关部门表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发展方向在于提升核心技术。记者从近日在京召开的“201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获悉,我国将加快提升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持续增强技术能力。
记者16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已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运行安全状态进行监测,为每一辆新能源汽车产品建立档案,跟踪记录汽车使用、维护、维修情况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情况。
记者22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将进一步健全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体系,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加快提高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落实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今年的发展形势估算,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占到全球总量的4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在京表示,1到10月的国内汽车产量中,新能源产品占比已经超过了1.6%。
2016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展24日落下帷幕,与人气爆棚的车展场面相比,只有几款车型参展的新能源汽车却受“冷遇”。业内人士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此次“滑铁卢”,有其售后地区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还心存疑虑。
第六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业博览会于近日在柳州召开,东盟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冯家财在中国-东盟汽车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效推动了双边汽车贸易,不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东盟市场,但日系品牌汽车在东盟国家年销量占比仍超过90%。
经过多年培育,云南装备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明显突出的问题。对此,云南将重点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增长潜力较大的产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对南亚、东南亚多数国家的比较优势,以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显示 402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