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很可能会以更务实的方式扩大其在非洲的承诺。日本应继续推进以质量而非数量为基础的平衡发展援助,培养人才以利用商业机会,并扩大与欧盟、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等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合作。
日本的“现实主义外交”将致力于巩固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因为它在战后几十年有效地服务于日本的国家利益。岸田文雄未来几个月的对华政策将由战术考量决定,因为日本仍从根本上反对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秩序的出现。
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者阿里托姆·卢金看来,澳英美联盟发展成为将美国的安全盟友日本包括在内的日澳英美联盟只是时间问题。
与中国改善关系将有助于亚洲地区的稳定,这毋庸讳言。提出共同的遗留问题、摸索对话的突破口、定期进行磋商、促成首脑外交——日本需要用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战略。
5月7日,日本外相在波兰首都华沙与维谢格拉德四国集团(Visegrad Four,简称V4)成员国的外长开会。维谢格拉德集团由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及捷克组成。这是维谢格拉德四国集团与日本举行的第七次外长会议。除了讨论包括西巴尔干地区在内的中欧合作前景,会议还聚焦全球性问题。
菅义伟在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领导人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菅义伟近期被确认担任首相后,他将接手一大堆令人生畏的外交政策挑战。他还必须打消人们对他是否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领导能力的严重疑虑。
8月28日,安倍晋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一职。安倍的突然辞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有关其继任者和政治遗产的辩论。对于下一任首相,振兴日本经济无疑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新首相还不得不应对华盛顿、北京、首尔和平壤的挑战。
自1952年美国结束占领以来,还没有哪位日本首相能够认真考虑与美国发生任何形式的决裂。然而,由于认识到美国已经成为一个不那么值得信赖和合作的盟友,尤其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安倍已经为日本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伙伴网络并发出更独立的声音奠定了基础。这项战略将保留下来。
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迫使安倍晋三重新考虑日本的对华政策。日本首相安倍一方面寻求最大化美国的安全保证,另一方面寻求中国的最大经济利益。尽管日本不愿见到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秩序出现,但它无力参与零和博弈或与中国脱钩。这些事态发展都在考验日本的政策选择。
日本“自由开放的印太”(FOIP)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在现有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基础上,塑造和巩固印太地区的区域秩序。这一构想最初旨在实现两个不同的目标:塑造印太地区的区域秩序和保障日本的防御;但是,日本逐渐将其战略重点转移到了前者上,将国防从FOIP概念中分离出来,这反映了其对这两个目标的承诺程度发生变化。
日本在加深经济参与的同时,试图在地缘政治上牵制中国。同时,它希望通过“四国联盟”加深与其最亲密伙伴(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战略协调,并且还希望确保最大数量的国家参与其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倡议。因此,日本在印太地区的做法最终旨在通过形成有利的区域环境并扩大其外交和安全选择来确保其战略自主权。
中美贸易战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也创造了赢家和输家。亚洲新兴经济体是最大赢家,但一半的日本公司却因贸易战和相关的全球经济放缓而利润受损。像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东京希望避免被迫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做出选择。日本有条件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签署“第三国商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就是例证。
日本与中东各派别国家间均保持着良好关系,该国还在5月25日接受了特朗普对日本进行的国事访问,并将在6月成为G20峰会的东道国。因此,日本在缓解波斯湾紧张局势方面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日本在后苏联时代中亚地区的政策,常常被解读为是对中国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但这种第一印象可能具有误导性。目前,日本似乎已经明确从其过去几十年推动的区域外交的宏伟计划中走出来。日本在保持其作为发展援助国的独特地位和软实力的同时,更倾向于与中亚进行务实的商业发展。
日美关系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牢固,人们不必担心美国突然在贸易或安全问题上冷落日本。安倍仍是特朗普有力的知己。
日本-欧盟经济伙伴协定(Japan-EU EPA)是一项“21世纪型”的贸易协议,它基于确保自由和公平贸易的规则。它与没有美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1)一道将为日本的长期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随着《禁止核武器条约》的通过,拥核国家/核保护伞国家和非拥核国家间的分歧进一步扩大,日本应在其中发挥桥接作用。日本还须继续努力改善安全环境,并在目前亟需加强威慑的安全环境下澄清威慑目标。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1月中旬对菲律宾、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的访问凸显了该国对东南亚战略考量的加深并加强了日本在该地区扮演更主动角色的机遇。
接近2016年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外交着实热闹。一方面他访问夏威夷,意欲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另一方面是接待普京访日,盘算着与俄罗斯解决领土问题。安倍政府通过从这一系列外交动作,表现出一副要解决战后秩序的架势。而安倍的“大国”外交战略也可以管中一窥。安倍晋三的“大国”外交,不会有什么前途。
2016年8月7日,泰国就新宪法草案举行了全民公投,由于军政府对针对该草案的批评和反对严格管控,61%的选民投票通过了这份有军政府背景的宪法草案。按草案要求,泰国将于2017年底再次举行大选。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