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6月21-6月24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本届展会的四大趋势主题分别是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人机界面和可持续生产。
2022年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正在慕尼黑举行。各国参展商普遍认为,由于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汽车、电子和机械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
2022年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21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本届展会的四大趋势主题分别是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人机界面和可持续生产。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1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表明,2021年全球交付的工业机器人比以往任何年份都多,机器人行业正在全球蓬勃发展。
记者走进国内机器人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看到随着国内外对智能化生产生活不断提出的新需求,这家企业不断推出新品,加速推动机器人“进化”。
《参考消息》13日刊登美国《科学日报》网站报道《下一代机器人将有变形能力》。
淡水河谷公司已经在投资可协助员工开展维护作业的各种机器人,以帮助员工远离危险作业环境,助力公司实现成为采矿行业安全标杆的目标。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占所有已安装机器的一半以上。到2024年,中国在机器人专利方面领先世界。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否能够引领技术创新,特别关注它们在欠发达城市和地区提供服务的能力。
搭载红外线相机的无人机从空中对工厂进行巡视。蛇形机器人在地下检查下水道损坏情况。在人口减少和基础设施老化风险令人担忧的情况下,机器人代替人在社会各处进行检查。这样的“未来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澳大利亚一个生物医学工程师团队开发了一种小型柔性机器人,可用于直接在人体内3D打印生物材料,以期精简未来的医疗程序。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近日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1月17日于此间透露,上海力争到2025年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事实上,“工业革命4.0”——也就是在生产中用机器取代人力——给中国带来的改变比对其他任何国家都大。去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就已几乎相当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虽然人们早就知道,中国在经济自动化方面正在迅速赶上德国和日本等高薪资国家,但新的数据又显示:中国已经将许多西方经济大国甩在了身后。
备受关注的外资制造业大项目——ABB机器人超级工厂2日在上海正式落成投产。
备受关注的外资制造业重点项目——ABB机器人超级工厂2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正式落成投产。
在全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下,数字化、智能化、国产化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热点。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正在接管人类活动,似乎人类的大量工作将被替代,从而增加贫困和失业。这将对政府构成挑战,因为他们失去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的税基,这最终将导致更大的不平等。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1日报道,俄罗斯计划于2023年春季在里海测试首款国产海底油气管道巡检机器人。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信息、制造、能源、材料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变革浪潮。
显示 9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