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冬,亘古无路的浩瀚大漠库布其终于辟沙成途。穿沙公路南起杭锦旗政府所在地锡尼镇,北达巴彦淖尔盟乌拉山火车站,与110国道、109国道及京(北京)兰(兰州)线相通,穿越库布其沙漠50多公里。穿沙公路以其雄伟的气魄、浩大的工程、人与自然搏斗的英雄壮举而驰名海内外,被誉为“黄金通道”、“大漠奇迹”。
库布其经验,是库布其沙区群众30年坚持不懈的辛勤汗水,是各级政府接力延续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和群众不断尝试的科技创新和“治沙+致富”的模式探索。
正午时分,尽管窗外骄阳似火,屋内却凉爽舒适。忙碌了大半天的白音道尔计喝着奶茶,看着自己精心打理的牧场,喜不自禁。这里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沙日召嘎查,位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的腹地深处,62岁的牧民白音道尔计祖辈生活的地方。在他小时候,这里“出门就是明沙梁,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的生活想都不敢想。
乍一看,“80后”刘雪芹和任何一名普通姑娘都没什么不同。棉布衬衫,牛仔裤,马尾辫。这样的姑娘,放在人群里,不大容易认出来。但生活在恩格贝的刘雪芹,却跟所有人都不一样。你说眼前只有苟且,她却从艰难里提炼出人生哲学。带着不同于这个年龄的沉稳的气息,她孤独又无比坚定地镇守着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最负盛名的“试验田”。
沙漠沙地多、生态环境脆弱,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占全盟面积的29%,阿拉善人与风沙的博弈从未停止。如今,通过沙漠种植、沙生植物产业化发展逆向拉动生态保护与建设,产业撑起了沙生“金”。
国家林业局的最新统计显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治理,我国荒漠化防治实现整体逆转。
每年春回时分一个个奋力植绿的匆忙身影,不论冷暖不分四季都闪耀在防治荒漠化之路上的坚守,正是鄂尔多斯治沙人的坚持与坚守,才在荒漠中创造了奇迹的绿洲。
昔日的“风沙之城”,如今变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一份份荣光可鉴的证书是付给鄂尔多斯人汗水的最好回报。
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了34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7%,较2000年提高14.54个百分点。生态状况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大为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显示 29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