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记者获悉,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的实施意见》。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里,每天清晨,57岁的“羊倌”徐学良都会巡查羊舍——用铁锹匀一匀羊圈里的草料,看着羊群在标准化的高架棚羊舍里悠闲进食,之后打开自动刮粪系统,又脏又累的清理工作就交给了机器。
“我们的目标是将它打造成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对出土文物标本进行系统的保存、修复、整理和研究,让文物有个‘家’。”2月16日,在谈及即将建设的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项目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
2月16日,2022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此次浙江省文化和旅游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总计195个,总投资达1792亿元人民币。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高、疫情等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加大。
7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货运中心获悉,1月31日至2月6日(除夕至正月初六)春节假期期间,浙江中欧班列义乌平台、金华平台共开行中欧班列和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62列,共计5886个标箱,较2021年春节假期同比增长79.3%。
7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1年全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浙江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68.47万户,同比增长8.12%,第三产业占比继续呈扩大趋势,市场主体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7日,浙江印发《关于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策举措二十条的通知》,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着力优准入、促创新、增动能、拓渠道、减负担、护秩序,为市场主体发展送上“及时雨”“定心丸”“新动能”。
当前,浙江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亲民便民,数字化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一件事”集成改革纵深推进,该省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85%,共让群众少提交证明4000多万件,成为全国保留地方设定证明事项最少的省份。
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进口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浙江外贸成绩可谓“开门红”,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12月30日,由中国恩菲工程、中国科学院过程所、宁波力勤资源科技等十家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镍钴钪清洁提取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通过了国家审核并正式批复立项。
记者13日获悉,浙江省商务厅等16部门已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提出,浙江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培育形成100家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1000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新增1万亿销售规模。
12日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浙江已累计发布数字化改革地方标准11项,通过高水平建设与数字化改革特征相适应、与改革路径相协调、与改革任务相结合的数字化改革标准化体系,有效引领支撑该省数字化改革。
11日,浙江全省招大引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浙江2022年目标招引外资180亿美元。
智慧商圈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城市窗口,是智慧城市和城市商业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流通创新、消费繁荣的重要载体。
12月22日,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发布了“2021浙江民营企业200强、研发投入100强、就业100强榜单”三张榜单。据悉,榜单分别以企业2020年度的营业收入、研发费用、员工总数为标准排序产生。
21日,载有7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79565次列车从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义新区的铁路金华南站鸣笛启程,该列车将经由中老铁路驶往老挝首都万象,金华及周边地区的“中国造”可实现直达东盟。
“到2025年,浙江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力保全国第一,基本实现设区市单项冠军全覆盖,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记者14日从浙江省经信厅获悉,《浙江省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实施方案》于近日印发,其中提出上述目标。
29日记者获悉,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浙江省装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场——浙能嵊泗2号海上风电场工程最后一台88号风机已成功并网。
记者26日从浙江省商务厅获悉,按商务部统计口径,今年1-10月浙江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937家,同比增长43.6%,合同外资3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实际使用外资1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国份额10.8%,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第五。
显示 505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