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2天的第五届亚太国际急诊论坛暨海南医学会急诊医学、创伤医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15日在海口市拉开帷幕。海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员损伤救援救治联盟正式成立,公众心肺复苏普及项目同期启动。
随着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持续推进,到海南投资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参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经验,海南创新性推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公司开办、项目建设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赢得来琼投资外企的普遍赞誉。13日,经过一年多试运行后,这个“窗口”正式上线。
德国途易集团、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等12个境外知名企业与海南签订自贸港重点项目合作协议。海南自贸港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在活动中正式上线。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海南省20个重点招商项目通过展板方式对外发布,面向全球开展招商推介。
近日,海南省首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得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准予设立的批复,该项目由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负责建设和运营,预计今年10月底开工建设。
8月12日至15日,来自37个国家的73位驻华大使以及驻穗、驻沪领事官员将集中访琼,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及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记者从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近日出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对企业按照暂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四类信用风险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办法自9月1日起实施。
由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离岛免税”)新政掀起的来琼购物热潮正在持续。根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7月1日至27日,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19亿元、购物旅客28.1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4.19%、42.71%,环比分别增长45.51%、12.63%。
为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加快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发展,海南明确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等6个自贸港重点园区推广适用特别极简审批。
7月1日至27日,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19亿元、购物旅客28.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4.19%、42.71%;环比分别增长45.51%、12.63%。
自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做出新的调整以来,海南免税购物掀起了一股热潮。海关总署今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1日至27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19亿元、购物旅客28.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4.19%、42.71%;环比分别增长45.51%、12.63%。
“海南自贸港2020年第一批全国创新药企海南行活动”7月31日在海口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加快推进海南省政府2020年先导性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工作进程,吸引国内外知名新药创制企业来海南投资兴业,提升海南医药行业创新水平,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预计年底前建成投用。这是国内首次面向全省范围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开通的专用通道。
记者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获悉,今年5月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创新药物瑞普替尼,近日成为先行区首个与全球患者同步使用的药物。
海南省27日印发《关于加快推动休闲渔业试点促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休闲渔船管理规范、休闲渔业经营主体、休闲渔业活动规范与安全生产责任等予以明确,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渔民转产转业。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零售包装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辅食”等多个离岛免税商品品种不再限制每人每次限购数量,预计配方奶粉销量会大幅增加,或将成为离岛免税的“新宠”。
记者从海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获悉,今年上半年,海南省新增民营市场主体10.71万户,占全省新增市场主体97.2%,同比增长22.27%,民营经济各行业发展稳步复苏,呈现积极向好发展态势。
记者从21日海南省新闻办举行的2020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省经济形势自2月份触底后逐月改善。农业生产保持回升态势,工业生产降幅继续收窄,服务行业整体持续向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市场消费不断回暖,经济运行总体呈回升态势。
在自贸港建设带动下,海南省上半年投资由降转升,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一季度回升4.6个百分点。
海南省首台国产计算机“天玥”日前在海口国产天玥计算机生产基地成功下线,海南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迈出新步伐,计算机生产制造实现零的突破。伴随首台“天玥”成功下线,年产近10万台的生产线也顺利落成。
显示 759 条中的 441 到 46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